古罗马时期的科学——地心说

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8-10-25

古罗马时期的科学发展。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在古罗马时期天文学方面取得的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托勒密(约90—168年)地心说的建立。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约公元前310—前230)根据自己对于太阳、月亮、地球的观察和研究,得到太阳比地球大这一事实,于是他大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地球中心说的观点,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的设想,认为太阳和恒星都是不动的,人们之所以看到它们似乎在转动,乃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他所著的《太阳和月亮的大小与距离》一书一直流传至今。但是遗憾的是,当时他没有提出更多的论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特别是由于这种观点和人们的常识不符,他的观点未受到重视。

在这之后,天文学家阿波罗尼乌斯(约公元前262—前190)和希帕克 (约公元前160—前120)等人依然继承和发展了欧多克斯的地心说的传统,提出了“本轮”和“均轮”的概念和偏心圆假设,用来解释地球上的观察者所看到的行星亮度的变化和逆行现象以及太阳运动速度的变化。后来,托勒密总结了古希腊对于天体运动的大部分想法,有继承了关于“本轮”和“均轮”的思想,在《天文学大成》(Almagest)中提出自己对于宇宙的想法,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球体,位于宇宙的中心,已知的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行,它们的运动轨迹则是偏心圆和本轮模型的复合体。他的这一思想曾经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直到哥白尼重新提出日心说才被打破。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

荐书:一本书”看透“科技史丨科技史与方法论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