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中的“技术”指什么?

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8-09-13

科技史与方法论: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用来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技术


技术的历史比科学更加悠久。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西元前十万年前的燧石矛头,技术历史和人类一样久远。人类学家通过考古发现,很早之前的人类就会利用天然资源(如石头、树木、草木、骨头和其他动物副产品),经由刻、凿、刮、绕等简单的方式,将原料转变为有用的制品。可以认为,技术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这一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慢慢地,人类又掌握了火的使用,开始熟食,并且将火扩展到了天然资源的加工上,出现了新的加工品,如木炭和陶器等。随着人类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人类先后经历了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人类也越来越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对技术的本质和意义的深入思考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把技术看作是制作的智慧。自从人们开始对技术这个事物进行反思时,人们就开始试图给技术下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技术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 西蒙认为“技术是关于如何行事,如何实现人类目标的知识”。[2]邦格则认为技术是“为按照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用来控制、改造和创造自然的事物、社会的事物和过程,并受到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的总和”。[2]埃吕尔认为,技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2]R.麦基也把技术定义为一种同科学、艺术、宗教、体育一样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制造物质产品和改造物质对象的、以扩大人类的可能性范围为目的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利用资源的、讲究方法的、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并由其实践者的精神状况来说明的活动。[2]皮特(J.Pitt)认为“技术是人类的活动”“技术是一种人类行为”“技术是一种文化活动”。[3]肯.芬柯把技术看作是“加工、处理、控制物质、能量、信息进而实现一定价值目的的过程。”[4]我国科学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并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倪钢认为,技术就是特定的人、物质、能量、信息、社会文化的瞬间互动。[5]到17世纪,培根把技术当作操作性的学问来研究。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给技术下了一个在今天还被很多人使用的定义,他把技术看成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实际上狄德罗同时提出了技术构成的四个要素: (1)目的性,即凡技术都是服从于某一目的而存在的; (2)规则性,技术的主要表现就是规则和技能; (3)“工具”性,技术的实现离不开设备和条件; (4)“体系”性,完整的技术和科学一样也是成套的知识系统。虽然以上几种技术的定义都不令人满意,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却也触及了技术的基本内涵,那就是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

技术的另一种表述是: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明和改良的“用以改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方法和工艺的开放体系”。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利用各种资源制造各种工具,改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从实践过程中被人们总结出来,或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被人们发明出来,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得到确认和应用。[1]

对照科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科学所研究的是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是关于自然和社会本身的知识体系;技术的成果则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以解决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体系。换句话说,科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技术的目的则不仅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也为了帮助人们改变和优化世界。

正因为如此,技术与科学不同,技术更加直接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相关,更加直接与增强和扩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目标相关;而科学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认识世界。虽然,认识世界的重要目的也在于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但是,认识世界的活动必然要比改造世界的活动更广阔、更自由、更前瞻。

技术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 一是抽象的形态,一是具体的形态。抽象的形态只告诉人们应当怎么做,是一套操作的程序,称为技术方法;具体的形态则是各种可以实际操作的系统,称为技术工具。实际上,“技术方法”是技术的“软形态”,而“技术工具”则是技术的“硬形态”; “工具”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系统,方法则好像是使用工具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说明书”。它们是技术的两种相辅相成的表现方式。

毫无例外,一切成功的技术工具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

(1) 它们都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那怕是它的原始形态)来工作。

(2) 它们都由一定的资源(自然的或社会的)加工制成。

(3) 它们都能扩展人类某一(或某些)方面的能力。

这些共同特征表明,技术与科学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成功的工具系统必定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作依据。即便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和发明出来的新型技术工具,即便发明者本人并不是专门从事科学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只要所发明的工具是有效的,它也必定符合一定的科学原理或这种原理的经验形态。即使现成书本上还没有这种科学原理的表述,或者这种原理还没有被真正揭示出来,这个特征也依然正确,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意味着这种新工具被创造的同时新的科学原理也被发现出来了。

这些共同特征也表明,任何工具都是利用一定的自然或社会资源按照某种科学原理加工制成的。没有资源的工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海市蜃楼”,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人类的“身外之物”。因此,任何技术工具都是利用身外之物加工制成的。

这些共同特征还表明,任何有效的技术工具都必须能够有效地扩展人类的某种(或某些)能力,否则,无论这种技术工具怎样灵巧精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当然,这种“能力扩展”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扩展,也可以是间接的扩展;扩展的程度可以是显性的扩展,也可以是隐性的扩展。

因此,技术工具的重要特点可以归结为“利用身外之物扩展人类自身能力”。

正因为技术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变(优化)世界的工艺方法体系,技术就与“认识世界和优化世界”的具体领域有密切的联系,它的分类也与所解决问题的领域相关联。比如,按照所解决问题的领域不同,技术可以分为解决工业问题的工业技术,解决农业问题的农业技术,解决国防问题的国防技术,类似的还有交通运输技术、商业贸易技术、教育技术、实验技术、医疗技术等等,并可以把每个领域的技术不断细分。另一方面,按照解决问题所用手段和工具性质的不同,技术也可以分为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等。


参 考 文 献

[1] 钟义信. 机器知行学原理: 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与统一理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 张弘政. 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22(5): 6365.

[3] 陈文化,沈健,胡桂香.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从美国哲学界围绕技术问题的一场争论谈起\[J\]. 哲学研究,2001(08): 6066.

[4] 闫宏秀. 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 上海: 复旦大学,2000.

[5] 倪钢. 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及其微观解释\[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21(6): 7578.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

荐书:一本书”看透“科技史丨科技史与方法论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