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科学?

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8-09-06

科技史与方法论:掌握科学的含义。

科学


“科学”一词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那什么是科学呢?“科学”这个词是如何出现的呢?

“科学”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演变为scientia,其本意是学问、知识。英文中的science、德文中的Wissenchaft和法文中的Scientia也都与科学通用,主要指的是“知识”的意思。

关于“科学”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时期。在那时,人们并不称之为“科学”。在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一书中,就有“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之”的名言,意思是只有推究事物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求得知识。后来,历史学家就使用“格物致知”这个词,用“格物致知”来表达实践出真知的概念,日本转译为“致知学”。我国在清代也曾经把基本概念物理、化学等西方自然学科称为“格致”。

“科学”这个词的真正出现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科学家、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先在日本广为应用。甲午海战以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通过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的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1893年,康有为(1858—1927)在翻译介绍日本的书目《日本书目志》中列举《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二字,随后,科学理论翻译家严复(1853—1921)在翻译《天演论》和《原富》等科学著作时,也将Science译为“科学”。随后,“科学”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应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两词并存的局面。在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科学”正式成为专用名词。

在中国,教科书上一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或称为理科)和社会科学(或称为文科)。而诸如心理学、哲学(有别于科学)在中国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概念被认为存在划分不清、界限模糊的情况。因而“科学”一词常被模糊地使用。工程学科称为工科,理科和工科合成理工科,而文科和理科又合称文理科。

关于“科学”这个词的定义,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版本,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是世人公认的定义。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认为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发现而不是发明不变的自然规律。某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像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1924—1994)和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也认为,落入科学主义窠臼是愚蠢的——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最终解决所有人类问题,或者发现在我们感觉经验到的日常世界背后的某些真实世界的隐藏。

历史上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2—1889)也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此外,在许多图书中也出现科学的各种定义。《辞海》1979年版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1999年版的定义是“科学: 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法国《百科全书》的定义是: “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前苏联《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定义是: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可以认为,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世界而创建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因而也包括人类自身)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开放性理论知识体系,它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和抽象出来,又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检验而得到确立和更新。[1]

显然,科学的本质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描述体系。它从研究对象中抽象出来,但又不等同于对象本身: 对象是具体的,科学知识是抽象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科学知识是人类主观思维的产物,是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抽象的反映。这种抽象是否正确,不仅在理论上要能够“自圆其说”,不产生矛盾,更重要的是应当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

这个知识体系是一个不断动态更新的开放体系。所谓开放体系,是指这个知识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不是终极的和封闭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和发展;所谓动态更新,是指这个知识体系本身在演进过程中具有新陈代谢的特性,新鲜的知识会被补充进来,陈旧的知识会被淘汰出去;正确的知识会被确立,不完善的知识会被修正。这种现象在科学发展史上随时都在进行。人们印象最深刻的科学更新包括: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取代了上帝造人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取代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等等。所有这些取代或修正都使科学向真理更加靠近了一步。

上述定义还表明,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少需要经历两个基本的阶段,首先是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然后是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严格的检验和确证。有的发现和创造因为不能经受实践的检验而被否定和淘汰,有的发现和创造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得到完善和确认。一切科学的真知都必然经得起客观实践的检验,能够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稳定地复现。反之,一切在同样实验条件下不能稳定地复现的东西都不能被承认为科学。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会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 一种新的正确的科学理论往往不能立即被学术界所认识和接受,特别当新的理论是被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提出来的时候,或者某种新的理论与原有的理论有矛盾的时候,这种排斥现象更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理论本身的检验(证明或证伪)之外,实践(实验)的检验变得更为重要。

根据认识论的原理可以判断,科学,作为这样形成的一种知识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组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而只能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逐渐逼近的相对真理的体系。至于科学如何逐渐逼近真理,科学会朝什么具体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满意的回答。

一般而言,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必须密切关注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科学就是人们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的结果。而人们一旦关注周围变化无穷的世界,就会发现许多熟悉和更多不熟悉的事物,引起无穷无尽的兴趣和好奇。其中,有的好奇问题可能与当时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直接相关,有的则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大体上可以认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科学发现都是人类的“好奇心”所引发的。所以,科学上所关注的问题范围比较广泛,领域比较开放,思想比较自由和前瞻。

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科学也不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意志的创造”。实际上,科学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需求和已有知识状况的双重约束。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能够研究什么问题,受到当时人们所拥有的知识的约束,科学是规律的探索和发现,不是胡思乱想。另一方面,即使人们获得了某种科学发现和发明,如果社会根本没有产生这种需求,社会就不会加以关注,这种成果就很可能会被埋没或被遗忘。因此,无论何时,科学发展一般都会受到社会需求和已有知识状况两方面的双重制约。当然,由于科学距离社会实践比较远(特别在古代和近代是如此),这种约束不是特别明显。但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得出结论,认为科学不受约束。相反,科学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需求的牵引和已有知识状况的支撑。这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理——“需求牵引与知识支撑”原理。

参 考 文 献

[1] 钟义信. 机器知行学原理: 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与统一理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

荐书:一本书”看透“科技史丨科技史与方法论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