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专访王晋康

疾病包括传染病是人类不可豁免的痛苦,不管医学如何精进,人类都得永远与其相伴。我们只能在这个大前提下尽量减少牺牲。比如存在于野生动物种群内的病毒,我们可以完全禁食野味,但只要病毒存在就早晚会感染人群。随着人类的足迹越来越广泛,这种前景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是做好准备,一旦出现疫情就尽快反应。

说到国内与瘟疫有关的小说,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晋康老师,他的《十字》。


那么,考虑到科幻圈外的朋友们,我觉得还是要介绍一下这些科幻作家,包括他们本人(八卦),作品,成就,评论,然后才是他们对于瘟疫的看法。

王晋康

王晋康

 
名家问答


1、 科幻作家眼中如何看待瘟疫?

疾病包括传染病是人类不可豁免的痛苦,不管医学如何精进,人类都得永远与其相伴。我们只能在这个大前提下尽量减少牺牲。比如存在于野生动物种群内的病毒,我们可以完全禁食野味,但只要病毒存在就早晚会感染人群。随着人类的足迹越来越广泛,这种前景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是做好准备,一旦出现疫情就尽快反应。


2、瘟疫对人类社会除了负面影响,还有哪些推动作用?

说不上推动作用,只能说因为它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人类只能选择面对,也就相应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就像人类社会中的战争,尽管令人厌恶,但它也是无法避免的,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历史阶段内无法避免,所以所有国家都不得不违心地发展杀人武器——在这个无奈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未来的瘟疫会是什么形态,人类那时又会如何对抗,对此有过设想吗?

病原体尤其是病毒都具有非常简单的结构,易于变异,尤其是在人、禽畜、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的现代社会。所以,新病原体包括新病毒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比较难对付的病毒、真菌等(因为它们除了针对性的疫苗外没有特效药物,更多依靠病人自身免疫力)从长远来看反倒比较好对付,反倒是那些可以用抗生素有效杀灭的病菌会迅速进化出抗药菌种,更难对付。


4、科幻作家眼中,最让人担心的瘟疫是什么样?

这就回到我开始时说的那个少年冥想了:尽管人类史上有天花黑死病等凶恶疾病而且那时的医学很不发达,为什么人类没有灭绝?这是因为人类已经进化出强大的免疫系统,在与疾病的搏斗中实力相当,各有胜负。也就是说,自然界中不大可能突然出现一个足以完胜人类免疫系统的病原体——但人造病原体除外,因为它是超出于这个平衡系统的,也就超出了人类免疫系统的能力。


5、当初创作医学题材科幻小说《十字》的背景?

我对医学题材比较感兴趣,创作过不少医学题材的科幻小说。这些作品其实源于我的一个少年时代的胡思乱想: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凶恶病原体的传染性都不高而易于传染的病原体都相对温和,但如果自然界中突然进化出一个既凶恶又有极高传染性的病原体,会不会造成人类灭绝?正是这个少年时代的冥想引发了我对病原体的关注。


作家简介

王晋康,男,1948年生于河南南阳,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科幻小说近百篇,其中长篇小说十余部,计500余万字。曾获97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并多次斩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和银河奖。他的作品包括《类人》、《蚁生》、《与吾同在》、《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四卷)等。其作品沉郁苍凉,凝重而大气,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既融汇了丰富的科幻知识,也包含对宇宙及生命的哲思睿见,深受读者喜爱。其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完美结合。

嗯,以下是八卦内容。

除了上面关于科幻的内容,他还是中国民主同盟会的党员,高级工程师,学术带头人。王晋康老师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在河南新野(一听到新野我脑子里就转三国刘关张)五龙公社度过了三年知青生涯,1971年进了一家铁矿当木模工,1974年调入某柴油机厂(《平凡的世界》里典型人物形象,好想看看王老师年轻时候的照片,应该是位高大英俊文质彬彬的大帅哥)。1978年王晋康老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1982年毕业后进入石油二机集团,曾任该集团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主持了国家级重大项目,带领科研人员一起,研制成功了沙漠修井机底盘和大型修井机自走式底盘,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王老师进入科幻圈纯属偶然(谁不是呢),1993年,45岁的他,因为10岁的儿子想听故事,就写下了处女作《亚当回归》,发表于1993年第5期的《科幻世界》,当年即获全国科幻征文的首奖。

王晋康老师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基于最新科学发现的,尤其是生物学。他把浩瀚宇宙中自然界的生灵划分了好几个层次: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之于蜜蜂、蚂蚁,是“上帝”的角色;高等智慧之于人类,又是另一种层次的“上帝”。他认为,无论微生物,还是动植物,即使我们很少去关注的蚂蚁蜜蜂,它们都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形成了稳固的种群。在这些种群内,个体的行为微不足道,群体的智能却大得惊人。自然界让这些种群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而优胜劣汰却是延续基因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机制。这样看来,人类的疾病实际上是对人种的检验和锻炼,如过度地采取防疫措施,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人类的基因退化,反而不利于种群的延续。存在即合理,相生相克符合生物残酷生存的辩证法,人类应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尝试用蛮力去改造自然。

好,那么接下来就是这部《十字》了。

《十字》出版于2009年1月,科幻世界出版社出品,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5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将本书以《四级恐慌》为名再版,深受好评。

《十字》出版于2009年1月,科幻世界出版社出品,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5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将本书以《四级恐慌》为名再版,深受好评。


“上帝只关爱群体而不关爱个体,这才是上帝大爱之所在。”

“十字组织”所属的恐怖分子偷出业已被人类征服的、保存在P4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通过基因培育,制成了意在灭绝人类的生物武器。

十年后,化装成印第安人的恐怖分子在美国撒播病毒,甚至劫持了76个孩子,以谈判为手段,实则是用天花病毒感染了那些孩子们,把孩子当成了“毒人”释放瘟疫,发起了一场针对美国的生物恐怖袭击。这次袭击共导致10万余人被感染,其中确诊病例有3万多人。

十多年后,东京上空一家广告公司人员驾三架飞艇在东京上空散发纸花传单,而超级病毒则随纸花撒遍全市,至少上百万人感染。整个东京弥漫在一片极度恐慌之中。

而华裔科学家梅茵,原本差点误入歧途,也被拉入十字组织的陷阱,但终于还是人性中的良善战胜了邪教洗脑,她研发了一种方法,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把灭活后的疫苗直接投放在空气中,解救了东京的四级病毒恐慌。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共同的敌人病毒面前,显得别有深意。这正是全体人类的未来。


推荐词:

人道主义和科学思想交融,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厚,在想象、情感、惊悚和悬念中颠覆了既有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人类未来饱含终极关怀,荡气回肠,热血沸腾,令人手不释卷。

—— 著名科幻作家 韩 松


本书堪称哲理科幻的顶峰之作。严谨翔实的技术内核与曲折震撼的故事相得益彰,尽显科幻魅力。合上此书,你已经拥有了一双哲人深沉的慧眼,重新找回了那丢失已久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作为整体的人类是书中真正的主人公,当带着死亡阴影的惩罚之网正徐徐降下时,这个傲慢的孩童还全然不知。那柄藏在十字中的利剑正闪耀着寒光,剑下的你如果不想醒悟得太晚,读这本书吧。

—— 著名科幻作家 刘慈欣


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对科技未来的思考。情节曲折,不乏独到见解,王晋康《蚁生》之后的又一力作。

——《科幻世界》主编 姚海军

最后,谢谢王晋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