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我”丁新民: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

作者:代小佩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20-03-18

我去援鄂医疗队最合适!我是共产党员,在部队参加过地震和海啸的救援,又是一名呼吸科医生!

在北京市属援鄂医疗队员到达武汉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天,队员们刚刚穿上防护服,其中一个队员头顶着“有事找我”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个人是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丁新民。

当时丁新民只是灵机一动,没想到“有事找我”最后成了他的代名词。

“有事找我!”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丁新民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提出:“我去援鄂医疗队最合适!我是共产党员,在部队参加过地震和海啸的救援,又是一名呼吸科医生! ”

到达武汉,结束一天的培训后,他主动请缨带领队友首批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房,接诊确诊患者。这样既能让其他医院的队友有个休整适应的时间,也能先为北京医疗队的队友们梳理出接诊流程。他将部队分类检伤的流程引入,先进行了流程梳理,按照轻、重、危重不同类别分别制订了处理方案。

“有事找我”丁新民: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1

在隔离病房内,当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带上口罩和护目镜以后,互相难以辨识。有队友问:“有事儿找谁?”丁新民立刻回答:“有事找我!”话音刚落,只见丁新民把头低下,“有事找我”4个大字就这样“顶”在了他的额头上。

头上顶着“有事找我”4个大字的丁新民,成为首批接触确诊患者的医护人员的定海神针,更为隔离病房内的患者增添了勇气和信心。患者身体被病毒折磨,思想上难免产生恐惧。诊疗期间,他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病毒传播相关知识,并且给患者传递着信心。听着讲解,抬头望着丁新民医生额头上的4个字,患者们对北京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充满了信任。

丁新民每天在临床工作结束后,认真总结,在微信群里一遍又一遍叮嘱队员各种注意事项。作为世纪坛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他每周组织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带领党员们学习中央的决策部署,鼓舞士气。在他这位共产党员的感召引领下,6名武汉医疗队队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

作为从医30年的医疗专家,丁新民不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有严谨务实的职业习惯。面对新冠肺炎这样前所未有的疫情,他每天都在关注疫情、搜集相关信息、反复思考预案。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队接诊的危、重症患者也在增加,每次进入隔离病房,要连续工作9个小时,完成包括帮助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内的50个病人的查房。

“有事找我”丁新民: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2

即使是从隔离病房下班以后,他也还是会收到数不清的微信汇报病情、请示方案。就像30年来从医的每一天一样:他对每位患者的氧分压、血白蛋白、呼吸机参数等指标了然于心,耐心地回复每一位队友的问题。他嘱咐队员们每天晚上10:30必须休息,但做不到这一点的恰恰是他自己。

丁新民常给队友们讲第一次进入隔离区的经历,当时刚刚穿好防护服进入隔离区,还没有心理准备,救护车就呼啸而至。送来的第一个病人是50多岁的闫女士,推进病房时,闫女士的氧饱和度不到60%,病人全身都是紫的,进入隔离区的医疗队员没想到第一个来的病人如此之危重。

来不及多想,丁新民马上给病人装上氧疗装置,吩咐护士上尿管和胃管,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一套措施下来不到10分钟完成,事后,他对同伴们说:“危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抢时间,可能晚几分钟,病人就来不及救了,动作要快,支持治疗要到位。”经过他精心的治疗,闫女士不仅从死亡线上救回来,还顺利地康复出院了

还有一位30多岁患者王女士,自己病情很严重,但心里最牵挂的是父母。当得知父母相继去世,王女士下一下就崩溃了,哭着,喊着,连续好几天不睡觉,甚至不想活了,完全不配合治疗。

心理遭受重创的王女士,任凭旁人安慰,也缓不过劲儿来。丁新民多次安慰无效,便故作生气地批评了她:“不管如何,只要还有1%的希望,我就会全力救你,你不配合,连一点希望都没了。我瞒着老人孩子从北京来,冒着危险,不就是为了救你吗?你也要给我个机会。你把命交给我,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啊!”

没想到这番话起了作用,后来的治疗过程逐渐顺利,在丁主任的细心救治下,她逐渐恢复顺利出院了。丁主任不放心她的状态,隔三差五打电话回访。原本不想活下去的王女士,也向丁主任保证:就冲着你们北京医疗队医生护士的这份情谊,一定会好好活下去!

平安归来是队长的心愿

丁新民来到武汉抗疫一线,心里装着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尽己所能,救治更多患者;二是作为世纪坛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把13名队员平平安安带回去。

转业以前,丁新民是海军总医院一名军医,曾经执行过地震、海啸等医疗救援任务。军旅生涯练就的勇敢,练就了他的果敢、淡定和严谨细致。

“有事找我”丁新民: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

为降低感染风险,丁新民带头把头发剪短。剪发过程中,队友不慎划伤了丁新民的耳朵,他用创口贴贴在伤口上,坚持作为首批队员进入隔离病房。有很多人建议丁新民给自己调班,错开首次诊疗,至少要等伤口结痂再进隔离病房。但是,丁新民拒绝了,他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因为这点小事打乱排班计划,给他人制造压力。

丁新民时刻惦记着每个队员的安全。他最担心年轻队员,怕他们精神紧张、防护不到位。丁新民反复说:“我们到武汉来的任务,除了救治病人、捋顺流程,就是确保队员安全。”他时刻对队友们进行防护提醒和培训,进入病房前严格检查每个队友的防护措施,下班后第一时间写工作日志,梳理改进流程。丁新民带领全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队友安全,他要求队友们必须参加重症病例讨论,不断积累经验。

在诊疗工作中,丁新民发现,采血是风险性相对较高的一个环节,采血时近距离接触病毒感染患者,护士们都会紧张。

于是,在北京医疗队首次接诊期间,丁新民在工作微信群里上传了一张自己的“画作”:画面中一个小人平抬着胳膊,旁边有一个圆圈,箭头标注这个圆圈代表着一名护士。在非专业人士看来,这幅画令人“不知所云”,可每位医护人员看到这幅画,都莫名感动。

画中提示采血时患者的手臂应向侧方平举,而负责采血的护士应站在患者的斜后方,两者的脸朝向同一个方向,由此便避免了双方呼吸气流的交叉。护士姐妹们深深感受到了他对大家细致入微的关怀,“暖男神”也成了队友们给丁新民的称号。

有些病人不愿出院,丁新民了解原因后,爽朗地对患者说:“我把微信告诉你们,加我微信,你们有事随时问我,我建一个‘协和西院医患沟通’微信群,我们世纪坛医院医疗队的医生护士全部进群,我们会一直跟你们在一起。不用担心!”

于是,一个特别的微信群就诞生了。此后,医疗队队员下班了还要接力为病患解疑释惑,安抚心理,甚至还要解决生活问题。丁新民更忙了!

随着春天临近,北京医疗队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治愈患者邀请丁新民疫情结束后再来武汉,逛东湖、赏樱花。

丁新民欣然答应,并下定决心:一定尽一名医生的责任,不辱使命,让武汉人民早日自由地逛东湖、赏樱花!

——《原标题:丁新民:“有事找我”写在眉头,更落在心头》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