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宗师柯召院士: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

作者:李迪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20-07-20

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造就更多精通数学的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掌握数学这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他,也许很多人会陌生,但在数学界和教育界,他是宗师级的代表人物,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精通数学的人才。

今年恰逢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作为四川大学曾经的校长、教授,7月17日,四川大学数学学院组织众多科学工作者、数学爱好者共同追忆柯召院士的生平事迹,纪念他为我国数学事业、教育事业以及川大发展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数学宗师柯召院士: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_副本

柯召院士 四川大学供图

“回忆当年柯老与陈省身、华罗庚等前辈在数学上做出重大贡献,使中国数学界跃登国际舞台,这一历史功绩,应为我侪后辈所永志不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说。

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

柯召先生被学术界称为“我国近代数论和组合论的创始人之一”、“中国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他在数论、代数、组合论等领域有突出成就,尤其在数论的不定方程和组合论的研究方面贡献卓著。

在国际数学界,柯召研究不定方程卡特兰问题的结果与方法,被称为“柯氏定理”与“柯氏方法”;他与国外数学家爱尔特希及拉多合作的研究成果——组合论中有限集交集计数问题的结论,被看作里程碑式的成果。

古人有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作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的柯召先生曾经引用这首小诗来总结自己做学问的心得,“我的一些数学结果,是在晨起时,或者午睡醒来时偶然得出的。或者说,是突然得到的,似有灵感。这种情形,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常能遇到。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

数学宗师柯召院士: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1

1993年柯召院士的手稿:“我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片段。四川大学供图

正如柯召先生所言,由于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及不懈追求,最终才得以获得科学大门的钥匙。

除了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以外,柯召先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个爱好,那就是下围棋。

1910年,柯召出生于浙江温岭一个很普通的平民家庭。柯召5岁那年,父亲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训教甚严,随后送他到宗文高等小学校就读。

小学期间,柯召对传统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成绩一直很好。课余时,他喜欢下围棋。柯召下围棋仅限于业余爱好,在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棋风。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李德琅教授是柯召的学生,他们都爱好围棋,经常在一起对局。李德琅回忆说:“老师下棋善于拼搏,遇到逆境总能取胜,一开始我赢不过他,后来我偶尔能在棋盘上赢他,他不摆架子,不会生气。”

数学宗师柯召院士: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3

1927年1月,厦门大学浙江同乡会欢送鲁迅先生赴粤合影,照片中最年轻的是算学系预科学生柯召(前排右一)。

柯召的性格跟他的棋风如出一辙。在他漫长的科学生涯中,他总是处逆境而不馁,总能抓住机遇扭转局面,取得新的进展。

抗战爆发毅然回国,培养几代数学家

作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升起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数论新秀,柯召靠刻苦求学、自立自强走上了数学科学道路,一直醉心于求解数学难题,最终才在学术上崭露头角。

数学宗师柯召院士: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5

柯召院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成为该校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数论新秀。四川大学供图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召1938年毅然回国,来到成都任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那时他28岁。之后的60多年时光,他都献给了四川。“柯老完全够得上是一位支援西部建设的先驱。”前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这样评价他。

回到四川大学后不久,柯召就开始了他对数论的系统研究。期间,虽然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政治运动与干扰,但他的研究工作从未间断过。1953到1965年的13年,是柯召一生中持续不断地从事数论研究最长的一个时段,也是他的研究成果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时段。在柯召的带领下,四川大学成为国内不定方程领域的研究中心。

“柯老先生不喜欢高谈阔论,也不是唯唯诺诺的人,他有自己的看法。”原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王于说,在教学事业上,他为中国培养了几代数学家,吸引了无数年轻人钟爱科学、跨入科学界,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培根曾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柯召也曾引用并写道:“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造就更多精通数学的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掌握数学这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作为一名学者,他找到了这把钥匙;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付出毕生努力,指导学生寻找这把钥匙。

——《原标题: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他使中国数学界跃登国际舞台》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