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

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8-12-07

屠呦呦与青蒿素。

1967年美国与越南正处于战火之中。当时中南半岛疟疾肆虐,越南政府向我国求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问题,开展了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任务”: 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利用青蒿素抗疟成功。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分,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其中提到了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及其方法论,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目标明确、跨学科学习、准确分析信息和坚持不懈。

(1)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她被指令负责并组建“523”项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她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2)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从1959年到1962年,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并得到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的指导。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抗疟项目给她机遇的时候,西医药理论为她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3)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4)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面临研究困境时,她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使她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5)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进入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青蒿素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

荐书:一本书”看透“科技史丨科技史与方法论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