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知多少
颤动的大地
3800多年前的某一天,三苗之地的人们正在紧张的备战,突然之间,山崩地裂,大地颤动,房屋倒塌无数,尘土飞扬,哀鸿遍野。千百年过去了,当年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一刻历史却被定格,《竹书记年》记载了这一事件,《太平御鉴》引此云:三苗欲灭时地震坼泉涌。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震的文字记载。
掉落的铜球
三苗地震之后,又有无数次地震发生,人们对地震充满恐慌。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据传可以监测地震的时间和方位。公元138年,地动仪西方的龙嘴张开了,铜球“铛”的一声落到蛤蟆嘴里。但当时洛阳没有感到震动,很多人质疑这台仪器不准。但几天以后,信使飞马来报,距离洛阳以西一千多里的陇西发生大地震,朝廷内外“皆服其妙”。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是地震研究中的一次里程碑。
运动的地壳板块
尽管地动仪能够感知地震,但是对于地震的原因,古人一无所知。到了现代,魏格纳提出的板块学说逐渐为学界所接受并认可,而探测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地球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人们发现,地球的地壳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不断地运动。据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当板块之间发生挤压时,岩石层中应力不断积聚,当应力超过一定临界值,岩层就会破裂、错动,从而形成的地震。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约占全球地震90%以上。图1显示了1963-1998年间全球地震的分布,可以看出,地震主要集中在几大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
除了构造地震之外,还有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以及诱发地震等。但是构造地震是科学家的主要关注对象:作为破坏力最强的一类地震,构造性地震也是最难预报的一类地震。
飘渺不定的地震前兆
尽管现在遍布全球的地震检测网能够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监测到地震的精确地点,震级以及震源深度等关键信息。但是,地震的预报一直没有解决。
众多报道提到地震发生之前的前兆,包括地震前的一系列小震活动,大地形变,地磁场异常,电离层异常,大气异常,井水冒泡,动物行为异常,出现地光,地声等等。其中的很多也得到了学者的证实。1966年苏联的塔什干发生一次地震,该地区有一口2000米的深井,自1961年起至震前,井水中氡的含量增加了3倍,地震发生后又恢复正常[5]。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异常的氡来自地层深处岩石,正如火山喷发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氡一样。同时,一些科学家发现地震前高空电离层出现异常,并将这种现象和地震关联起来[6][7]。2011年的日本311地震发生后,东京大学加藤教授等人研究了大地震之前的地震活动,他们在主震的破裂区域发现了主震前微震(无感地震)的"迁徒"活动,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地震前兆[8]。
发生于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正是通过种种地震前兆的分析进行了预报,避免了很多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然而,这次预报似乎成为一个孤立的案例,在之后发生的地震,比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都没有成功地预测。这是为什么?答案仍在地震前兆上。众所周知,很多地震前都有上述提到的那些地震前兆,但是,是否出现了上述地震前兆,就一定意味着大地震?答案是否定的。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与翟明国院士指出,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在中国很多地方有岩石应力监测装置,有时候,岩石层中应力突然出现异常,但是之后并没有发生地震,而是逐渐恢复正常。可以想象,当板块受到挤压,其中积蓄能量,这些能量有的时候突然释放出来,形成地震,有的时候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缓慢释放,这样就不会有地震发生,至于能量什么时候会突然释放,目前的科学手段,还无法对此进行预测。
长期预测与短期预测
统计数据表明,从长期来看,地震发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一段时间内,地壳活动比较活跃,这时候也是地震的多发期,在另一段时间内,地壳活动相对平静,地震发生也较少[9]。然而,这种长期的规律并不能够给地震预测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毕竟这样的周期太长。而短期预测,往往是通过种种震前征兆,来综合判断,但是,短期预测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如前所述,一些异常的前兆未必都预示着大地震,二是即使是短期预测,也无法精确预测到具体什么时间会发生地震。毕竟,人们还是要进行正常生产生活的,因为地震预测造成恐慌,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其危害可能比地震本身还要大。
未来展望
尽管现在还无法做到精确预测地震,然而,针对地震的研究却从未停滞,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地震发生的蛛丝马迹,也许在未来有一天,地震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预测。另一方面,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人们将采用更加坚固的建筑材料,设计更加科学的建筑结构,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地质结构会受到更多重视,城市规划会更加合理。这样,即使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也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地震的损失也会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们终将不会再“谈震色变”。
环球视野推荐
-
include("../../../cache/page/block_9449_article_default_10_37a125dc_3.html"); ?>
微博 博客
热点科评推荐
-
include("../../../cache/page/block_9448_article_default_10_c66644c3_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