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第二个太空授课的国家
我国是全球第二个进行太空授课的国家
新华网消息,2013年6月20日上午十点零四分到十点五十五分,中国将举行首次太空授课活动,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授课实况。
世界目前只有美国开展过此类活动。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此后美国颁布“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2007年,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终随“奋进号”飞上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
中国本次太空授课将持续45分钟,王亚平太空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太空自行车是演示道具之一。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长期飞行将引起肌肉萎缩,自行车功量计就是用来锻炼下肢肌肉的,在备受期待的中国太空第一课中,这辆“自行车”将与地球上的学生见面。大家都知道,在失重环境下,水不能倒进杯子里,航天员在太空是用吸管喝水的,水装在袋子里,用饮水管就可以喝到水,管子还有开关,一次喝不完就得卡住,以免水跑出来。一旦跑出来,这些水珠不会掉在地板上,而是飘浮在空气中,航天员不小心就会呛到,也会影响很多仪器设备的安全。而无论是喝水,还是做实验,抑或用水在太空洗澡,都难免把水洒出来,那怎么才能把这些飘浮的水收拾干净?答案也将在王亚平明天的太空课上揭晓。
太空授课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届时,教育部将组织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太空授课地面课堂活动,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为配合此次太空授课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在今年5月24日至6月10日期间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收集青少年朋友对载人航天科技、航天飞行、空间科学及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等领域的提问。目前,已经征集到数千个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除了部分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回答外,还将在此次太空授课中提交给神舟十号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予以解答。此外,还将挑选2-3名热心提问的中学生到太空授课的地面现场,与300多公里之外的“太空老师”进行互动。
本次航天任务中的“太空授课”环节旨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
环球视野推荐
-
include("../../../cache/page/block_9449_article_default_10_37a125dc_3.html"); ?>
微博 博客
热点科评推荐
-
include("../../../cache/page/block_9448_article_default_10_c66644c3_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