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
作者:包祥
ISBN:978-7-5499-2594-0
类型:教育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图书介绍
教育要留住孩子们的童真,留住孩子们的童年价值。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放孩子回归大自然吧!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了,它能给孩子们无穷的力量,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知识。
本书分为“丹山路”“大鱼带小鱼”“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善者因之”四个部分。书中以30篇教育观察日记,写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作者把多年对教育的认识,对孩子们成长的观察积累融入了日记的字里行间。每篇日记后还有30个教育经典故事,读后会使人深受启迪。
全书贯穿着教育的自然化和人文化。自然化是尊重生命生长的规律;人文化是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书中日记用散文风格写教育,又是在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边的生态园里书写,有情有景,读来轻松,又让人思考。
专家书评
包祥先生的新书《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出版了!有幸从新华书店第一时间买来一本,悉心翻阅,跟随作者的脚步,漫步在“大大的校园”中:仿佛看见我的孩子与草虫呢喃、陪微风细语、和落叶起舞、邀秋雨游戏;看见先生给孩子们讲伏羲氏、周公、孔子,看见老师引领学生把路走好……
欣慰!欣慰我的孩子在钢筋水泥的城市能拥有自然相伴的童年!
向生命的舞者——包祥先生致敬!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是思想、语言、美的活动源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到大自然的每次游览就是一堂思维课,一堂发展智力的课。大自然是蓝天下的课,是思维课的活教材和大课堂。每每读到书里这样的句子,我欣然、激动。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教育应是自然生长。”留住了孩子们的童真,也就留住了孩子们童年的价值,文章自始至终都满含对孩子们的深情,一路读来,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听见了鸟鸣,闻见了花香,看到了自然界的斗转星移,更看到了一群受益于自然生长教育孩子们的笑容。
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努力探索着教育发展之路,诞生了许多教育模式,教育思想,着实为教育寻求前行之路做着不懈的探索。细细品来,其中总有慌不择路的浮躁,或是照搬西方的而水土不服,或是复古又远离当下,或出台一个不伦不类的什么特色等。
学校教育的核心应是遵循生命的“自然律”,孩子们生长的“自然律”。“自然律”是宇宙的大律,是宇宙的唯一大道理。自然即宇宙,宇宙即自然。宇宙乃至万物皆为自然力所驱使,这是“自然律”。生命的“自然律”,是生命生长的规律,人的生长规律。
博古观今,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寻求着大自然的规律,贯通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律,“人道”就是人的世界如何生存的道理,生命生长的道理。
《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道法自然,凡是合乎自然的一定是对的。我们对宇宙自然是永远只有敬畏。我们对生命永远只有敬畏。
遵循自然规律的“自然律”,就要读懂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就要读懂生命;遵循自然规律,就不要速成,不能速成。保护孩子们的“发现欲”,生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让生命自然前行,经历春夏秋冬。
教育应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即不是按大人的主观意志在左右孩子们;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违背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而是遵循客观规律。
孩子们本来不是一张“白纸”。积我多年观察,越是接近自然状态的教育,越是容易发挥孩子们爱学习的天赋。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孩子们会有很好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展现力”。“自发性”是指孩子们不需要大人帮助或督促,自己在那里专注地琢磨什么,或者有模有样地做“表演”;“领悟力”是指孩子们在没有大人教授情况下,能够“突然”把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者发现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展现力”是说孩子们在“自发性”和“领悟力”的基础上,说出了什么、唱出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画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表演出了什么,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有新意的,都属于孩子的“展现力”。大人即老师们往往忽视学生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展现力”。大人(老师)的帮助,应是在孩子们“愤”时再“启”,“悱”时再“发”。
——鹏志
环球视野推荐
-
include("../../../cache/page/block_9449_article_default_10_37a125dc_3.html"); ?>
微博 博客
热点科评推荐
-
include("../../../cache/page/block_9448_article_default_10_c66644c3_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