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蝌蚪五线谱 2025-11-07
当脊髓受损时,修复之路往往充满挑战——移植的细胞难以存活,分化方向不稳定,功能恢复更是难上加难。最近,我国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智能支架”,为运动神经元的再生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的合作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微纳结构和力学性能可精确调控的多孔气凝胶支架。就像为细胞建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微型家园”,研究人员发现,当支架的孔径为20微米、弹性适中时,最有利于运动神经前体细胞的存活、生长和定向分化。
这个“智能支架”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激活细胞中一种名为YAP的关键蛋白,引导干细胞准确分化为运动神经元。在研究过程中,当科学家们抑制YAP信号时,这种促进作用就会消失,这证实了物理微环境在调控细胞命运中的重要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仿生支架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效果:它不仅能够有效招募体内的内皮细胞,抑制炎症反应,还显著改善了脊髓损伤小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这项研究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将仿生材料与细胞治疗巧妙结合,为无数等待治疗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具有不同多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气凝胶库调控运动神经元分化的研究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