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蝌蚪五线谱 2025-08-01
摘要:
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深海里,生命怎么获取能量?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彭晓彤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海沟底部找到了答案。
他们在最深达9533米的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发现了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这些小家伙不靠光合作用,而是从化学反应里获取能量——利用海底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自己合成有机质生存。研究还发现,断层渗出的甲烷,来自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微生物作用。
这次科考覆盖了2500多千米的海域,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研究显示,这些靠化学合成生存的深海生物,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常见。这也挑战了一个传统观点:过去人们觉得深渊生态系统主要靠海面沉下来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现在看来,化学反应才是这些深海生命的能量密码。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为极端环境下生命的存在方式提供了新视角。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