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蝌蚪五线谱 2025-07-30
摘要:
2025年3月1日,南极秦岭站的“风-光-氢-储-荷”新能源系统正式启用了。这个由太原理工大学孙宏斌教授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研发的系统,可是为南极科考站的能源转型立下了大功。
过去,南极科考站大多靠燃油供电,但南极的严寒、狂风、暴雪和极昼极夜,给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储存带来了大麻烦。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发团队花了不少心思:他们攻克了低温下燃料电池启动、抗冰冻,以及“制氢、储氢、用氢”的控制,还有多种能源综合管理等关键技术,还特别设计了能扛住强风的“水滴型”风机。
如今,这个系统能满足秦岭站超过50%的能源需求,还实现了6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国际上对它评价很高,《自然》杂志、诺奖得主等都觉得这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响应了全球碳中和的号召,还为其他科考站提供了借鉴,称得上是南极清洁能源的“中国方案”呢。
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图片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