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101万平方公里国土降温超16℃!此次寒潮历史第四强!

       11月4日至9日,一次强寒潮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国家气候中心对此次强寒潮事件及影响的评估报告显示,此次寒潮事件具有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等特点,有101万平方公里国土降温超16℃,综合强度指数位居历史第四位。

       此外,受寒潮天气影响,4日至9日,内蒙古、黑龙江、天津、山东、河南多地出现强风天气。其中,河南平顶山测得瞬时极大风速39.2米/秒。

阅读原文

强寒潮是在“打脸”全球变暖吗?

       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全球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直接对应着“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偏高趋势,当受气候事件影响时,个别年份仍会出现冷暖波动,会有强寒潮发生。

       强寒潮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天气事件。事实上,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极端冷事件并不罕见。我国冬季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

阅读原文

寒潮来了!除了被冻哭还能干什么?

       说到寒潮从哪里来,肯定有不少小伙伴张口就来:西伯利亚!因为在大家印象中,冷空气好像都来自那里。而寒潮作为冷空气中的最高等级,肯定也不例外。  

       这个答案说对也对,但不够准确。简单来说,寒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通常要经过三个“老窝”、一个“加油站”、四条“寻常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