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探月之路

 

十一年前,“嫦娥一号”豪情远赴;如今,“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未来“嫦娥五号”还将带着我们中国人的探月之梦,前赴后继。

事实上,探月工程的正式建立和开展早已开始。在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计划,在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工程的领导小组便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而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点击阅读全文

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它为啥选在月球背面着陆

12月8日凌晨2点23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按照计划,嫦娥四号将经过 26 天的飞行,最终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内的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着陆。从而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中国航天也将因此摘下一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下嫦娥四号。(点击阅读全文

“一脚刹车,准确入弯”,嫦娥四号进入环月轨道

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所谓近月制动,就是给高速飞行在地月转移轨道的航天器减速,使其被月球的引力捕获,建立正常姿态,进行绕月飞行。这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一次关键的轨道控制。记者了解到,月球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38公里,如果航天器与月球的相对速度大于这个值,就会与月球失之交臂。

这次精准的“刹车”难在哪?(点击阅读全文

人类看不到的月球背面,鹊桥如何为嫦娥四号照亮?

 

由于地球强大引力的影响,月球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地球将它的自转周期减慢为与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完全一样,也就是潮汐锁定。

在这种效应下,身处地球的人类基本永远只看到月球的“正面”,人类是无法看全月球背面的。

由于月球整体的阻拦,背面成了地面通信的禁区。为实现月球背面的探测、登陆与研究,就必须把信号传递到那里。现在这个方案就是中国嫦娥四号登陆信号中继星——鹊桥号。(点击阅读全文

激动!嫦娥四号传回了第一张月背影像图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着陆地点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点击阅读全文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

栏目介绍

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这是一个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