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永不停歇的探索者

作者:蝌蚪君 来源:蝌蚪五线谱普

1978年,一个39岁的中年大叔在武汉参加研究生考试,考场中只有他一个人。参加这次考试之前,他刚从河北工厂搬完水泥,只匆匆看了10天书就填起了试卷。

这可不是一个大龄落榜考生的功利性救赎。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德仁,距离他上一次考研,已经过了15年。

1963年,李德仁大学毕业,以两门满分,一门99的成绩,考上了测绘泰斗王之卓的研究生。但因莫须有的政审问题,没能入学。

命运就这样把一位测绘天才青年,推向了另一个世界——种水稻,扎钢筋,去水泥厂上班。

李德仁读本科时,发现教材中“无扭曲模型公式”推导有误,便奋笔疾书写了篇文章,交给了当时并不直接负责本科生教学的王之卓教授。看完文章后,王之卓把善于思考的李德仁请进家门,同这位后生畅谈了几个小时,满眼欣赏。

自此以后,王之卓教授在学术上一直指导着这位青年,并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而后1963年发生的事,我们知道了。直到1978年,大龄考生李德仁如愿以偿考上研究生。

之后,王之卓教授又推荐他赴德国国际测绘学大师阿克曼教授门下学习。期间,李德仁成功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阿克曼看到这篇论文后,难掩激动的心情,给了他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答辩的最高分。李德仁也因此获得德国“双莎航空测量奖”。

在国际测绘界名声大躁的李德仁,无心插柳般的斩获一堆欧美大学、科研所的“入职offer”。想也没想,李德仁就一一拒绝,然后马不停蹄地回到了祖国。在谈论到这段经历时,李德仁说:“总觉得自己老大不小,快45岁了。几十年来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花国家的钱。一点贡献也没有,现在是时候回国出力了。”

回国后,李德仁先生依旧成绩斐然。他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可生成1:50000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实现大区域(1000-2500km2)无控制点测图。他与龚健雅院士合作开发了三代地理信系统软件GeoStar,GeoGlobe和GeoSmart,在全国和全球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他还提出了3S集成理论与算法体系,支撑了移动测量、无人机巡检系统等诸多应用,让中国成为和美、德并驾齐驱的航测遥感最重要的三强国之一。

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形成一个巨大的堰塞湖。最高水位743.1米,最大库容3.2亿立方米去,极易形成崩塌引起下游出现洪灾。在如此紧急险情中,李德仁亲赴汶川,带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利用最新技术,为正确处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提供了最高分辨率。

2020年初,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有人质疑,两座传染病医院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污染。听到这个消息,李德仁院士坐不住了。他带领团队,利用航天遥感手段采集医院施工前后的卫星照片,进行高光谱遥感分析,监测评估了建成前后的水环境的质量,得出环境没有变化的结论,一举打破了国内外的质疑。

今天的李德仁早已功成名就,他是中国测绘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即使如此,他还是信心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

“教授的第一任务是教学,第二任务是组织科研,第三任务才是自己动手搞科研。”这是李德仁的信条,所以不管多忙,他都坚持亲自上讲台授课。

从1989年带第一名博士生开始,李德仁院士已经带出了140名博士研究生,其中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

2017 年,知乎网友Gamit God发帖:自己2015年读博期间,12月3日当天的最后一节课是李德仁院士讲的,李老年近八十高龄,站了两小时一直在擦汗,突然说了句:“对不起,身体不行,坚持不住了。而后坐在椅子上一直喘气。并不忘让学生坚持把PPT放完。然后重复了好几遍:“对不起,身体实在不行了。”

这条帖子收获4587条赞,137条评论,而这里面很多人可能并不认识或并不了解李德仁和他的故事,他们只是朴实的给一位称职的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