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英:不负国家对我的期望

作者:蝌蚪君 来源:蝌蚪五线谱

李东英出生于1920年,北京市人。他说:“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应该有所作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没有意义。这是我的人生观。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呢?人无完人,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找到国家需要和自己所长的结合点。然后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对国家有所贡献。”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国家的需要最重要

1939年,李东英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在这中间,李东英为何休学几年?

原来,李东英当时一方面是得了结核病休学,另一方面,正值抗战时期,他从北京坐火车到开封,在开封“偷渡”被日本人占领的黄河,经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到广元,最后坐船到重庆,从沦陷区到大后方,在南山中学教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京。

1949年7月1日,党的生日,李东英从抚顺到沈阳有色局。当时各矿“黄药”都没有,好几个月搞不出来,紧急开会研究。“黄药”是当时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1815年由蔡斯首先进行合成研究,因其外观呈黄色,故而称之为“黄药”。李东英在会议室门口路过,被喊进去讨论。李东英判断是技术路线有问题,仅用两周时间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缓解了黄药缺乏的状况。而当时日本人研究了几个月都未能成功。他还研制了可以生产固体黄药的工艺设备,解决了黄药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时至今日,这套基本生产工艺仍在沿用。

这是李东英第一次把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在一起。

1951年,东北工业部安排80多人到苏联学习,李东英是其中一个,他学的选矿。建国之初,我国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到1957年,有40多种稀有金属不能生产,是空白。所以,1956年至1958年,李东英第二次留苏期间,他改了专业,在苏联稀有金属研究院学习。学成归国后,李东英带人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为两弹一星所需的金属材料的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实保障。

李东英最难忘这段求学和攻克难关的时光,他说:“国家的需要最重要,留学、改专业完全听从国家需要。”

图片来源:见水印

稀土农用我国首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稀土主要用于冶金和在石油化工上作接触剂,而对其他领域的应用尚未开展。李东英借鉴前苏联的一些经验,主张中国稀土资源的大量开发须立足于开拓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

很多人说:“国外没把稀土用于农业,好像国外没用咱们用就奇怪了。”当时,粮食紧缺,在普遍质疑“不可能”的情况下,李东英尝试往粮食、经济作物上用稀土元素。

1972年,李东英首先倡导开展稀土农用的科学研究,他在有研总院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进行了施用和不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物获得显著增产,并取得了优质和抗逆的效果。经过对作物果实的高纯分析,证明稀土元素没有进入其果实,从而取得配套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实践证明,稀土元素的应用提高了农业产量。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在种植业上的应用已遍及全国30个省份,平均年推广面积约5000万亩,增产粮棉达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使我国在此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稀土农用的确是咱们国家的首创。”谈及是把稀土应用到农业领域的第一人,李东英不把功劳归功于自己,他认为是国家的首创。

国家觉得还有用,我不回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李东英协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组织并亲自参与攀枝花、包头、金川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的研究制定和中国钨、锡、铝业科技开发政策研究,在充分利用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由于长期从事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对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和动向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再加上知识面广、肯钻研、敢创新,李东英主持制定了将技术、经济、政策融于一体的《中国技术政策》材料工业部分,分别提出了材料工业11个方面50条技术政策、有色金属工业10个方面50条技术政策,并组织参与了全国科技长远规划有色金属部分的前期研究工作。

1990年,李东英和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顾问徐驰联名向中央领导提交了《赣南稀土工业考察报告》,提出了四点建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宝贵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998年,李东英向国家领导提交了题为“大力推广稀土农用,促进农林牧业增产”的建议,促进了国家领导对稀土农用工作的重视。

2002年,李东英和周廉、王震西、才鸿年、张国成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名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提交了“关于(在包头)建设”中国稀土谷“的建议”。

2009年,89岁高龄的李东英担任中国工程院“中国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顾问,为制定中国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言献策。

“人不在一线,不能自以为是。但国家觉得还有用,我不回避。”李东英退休后,始终不曾停止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