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子胡同: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

作者:蝌蚪君 来源:蝌蚪五线谱

在北京市东城区,有一条近800年历史的古老胡同——东堂子胡同。这条胡同东起朝阳门内南小街,西至东单北大街,全长700多米。

北京的胡同有很多条,几乎每条胡同都历史悠久。若说北京的哪条胡同名人多、故事多,东堂子胡同应该是榜上有名了。东堂子胡同与中国近代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条胡同中坐落着清末专司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东堂子胡同的旁边,有一条名为外交部街的胡同,它曾是新中国外交部的所在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外语学校”同文馆也与其息息相关。东堂子胡同还是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著名作家沈从文,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蔡元培都住在那里。

拐进东堂子胡同一味向东,再向东,可以看到那栋淡粉略带藕荷色的,有着孟莎屋顶和老虎窗的法式洋楼。在已经过去的无数个岁月中,她依旧不卑不亢,优雅明亮的立在那里。而那间洋楼的主人,不知曾坐在那栋楼里的窗前熬过了几个通宵。

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到1935年第一位华人被提名,过了三十四年,而那位被提名的华人,就是东堂子胡同里那栋小楼的主人——伍连德。

伍连德是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他在剑桥大学完成传染病与细菌学的训练,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光绪年间应清政府之聘回到中国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都督,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副校长。从此他回到中国贡献所学,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伍连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伍连德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宣统二年,中国东北爆发疫情,其源头来自于在俄国境内工作的华工,于返国时将疫病带回,在哈尔滨全面爆发。疫情核心的傅家旬在三个月内竟有将近五千人因此而死亡,顺着人群的流动,疫情不断南下。除了中国东北整个陷入疫情外,也在华北传出病例,使得人心惶惶,并且严重伤害了商贸网络的顺畅。

当时执政的隆裕太后听闻这个消息,立即命在天津的伍连德担任全权总医官,通过发挥自己的专长控制疫情的传播。于是伍连德率领学生抵达哈尔滨并对患病而亡的死者进行检查后,发现体内出现了鼠疫杆菌,进而又在俄国进口的毛皮上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通过这些发现,伍连德不仅确定了疫病的类别是鼠疫,还确定了这次的鼠疫是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肺鼠疫。肺鼠疫与寻常鼠疫在传播途径方面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通过痰和飞沫进行传播,而后者的传染性相对较小,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会传染。

针对这些发现,伍连德对症下药,改良了全罩式的口罩,让它能够遮盖口鼻,避免飞沫借助口鼻传播和溃散,这也就是我们今天防疫装备中最常见的N95口罩的前身啦。

伍连德成功阻断鼠疫传染渠道后,中国东北的鼠疫终于在四个月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缓和下来。

为了更好的研究鼠疫疾病,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成立了第一座鼠疫研究所,深入疫区对鼠疫的流行趋势进行研究调查,并在同年四月份,邀集了十一国的专家在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次研究会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其成功范例在华召开国际医学会议,让各国都来见证扑灭鼠疫的重大成就,分享经验。

满清覆灭后,伍连德受聘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医官,据悉之后又在负责中央防疫工作期间陆续领导扑灭了1917年绥远鼠疫、1919年哈尔滨霍乱、1920年中国东北鼠疫及1932年上海霍乱。这些在疫病方面做出的卓越成就让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防疫专家,也使他成为第一位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的华人,他的防疫观念和措施的深远影响至今可见。

在医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他在对抗鼠疫上所做的贡献也鲜少为人提起,可能他在东堂子胡同里的住所会破败,但是作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他的故事值得被大家认识和了解。

参考资料:

1.礼露.(2008).伍连德:被遗忘的“鼠疫斗士”——东堂子胡同前的追思. 学习博览(06),50-52.

2.赵志研(2010-03-05).难忘蔡元培先生的故事.中国民族报,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