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胡同:大地之子——李四光

作者:蝌蚪君 来源:蝌蚪五线谱

在北京东城区中国美术馆的南边,坐落着一条东起王府井,西至东皇城根的胡同——东厂胡同。东厂胡同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因明成祖朱棣在此地设立特务机构“东厂”而得名。胡同中部各有一条南北的路,向南的是安居里,向北的是东厂北巷。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厂胡同一号院曾先后作为沈兼士、胡适、范文澜、汤用彤等人的居所。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部机关迁入东厂胡同一号院,这里便开始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办公处所,时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的李四光就常常在这里办公。

求学报国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东北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四光出生于1889年,甲午海战中中国的失败深深刺激了年幼的李四光,他下定决心长大后要为国家造出坚船利炮。15岁时,李四光留学日本学习造船,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并成为了同盟会最年轻的创始会员。

日本留学结束回国后,李四光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当时的中国连一个像样的铁矿都没有,无法自产钢铁就很难造出坚船利炮,于是他继续留学英国学习采矿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李四光意识到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尚无任何研究,要想采矿,就必须先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所以李四光开始潜心钻研地质学。1921年,李四光从英国伯明翰大学学成回国,接受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

开创地质事业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始进行全国地质机构的重组工作。

1950年时,中国的地质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的地质工作者加起来都不到300人。为了统筹协调改革重组,李四光亲自给每位地质工作者写信征求意见,最终经过协商制定了“一会、两所、一局”的重组方案,成立了新中国最早的地质领导机构——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李四光任主任委员。此后,李四光积极推动创办地质学校、建设国家地质科研人才队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就将全国地质队伍发展到了20多万人。

如今,中国的地质普查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国土,地质科学研究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而这一切都起始于70多年前那只不到300人的地质队伍。

推翻“中国贫油论”

20世纪初,国内外的地质学家大多对中国石油资源的远景抱有悲观的看法,他们认为只有海相地层才能产出石油,而中国大部分属于陆相地层,因此一度形成了“中国贫油论”。尤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初,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的石油供应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李四光从自己创立的地质力学角度分析地壳运动,坚持反对“中国贫油论”。他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并经过反复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淀物(石油)”。

20世纪50年代,地质部专门设立了矿产勘探学会,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众多地质学家在全国展开了石油勘探工作,初步探明了中国石油地质的特征,最终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随后,大批勘探队伍开赴东北进行实地考察。终于,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上一口名为“松基三井”的石油钻探井突然喷出一股棕褐色的油流,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由此发现。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人们便将该油田定名为“大庆”。大庆油田的发现,基本解决了当时中国的石油自给,彻底推翻了“中国贫油论”。随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油田也相继建成。

图片来源:央视特别节目《家国春秋》

李四光先生一生秉持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为了振兴国家与民族,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把全部智慧和力量都奉献给了祖国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