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船板胡同中走出的一束“光”——王大珩

作者:蝌蚪君 来源:蝌蚪五线谱

船板胡同,风和日丽;汇文学堂,书声琅琅……从这里散发了一束“光”——光学之父王大珩。

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南部的船板胡同,西北起崇文门内大街;东南至崇文门东顺城街,并与后沟胡同相通;北与南八宝胡同、西镇江胡同、丁香胡同相通;中与北京站西街相交,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有传闻说经此地曾有造船厂,因而得名船板胡同。船板胡同旧为水道,与泡子河相通。其东北侧有西镇江胡同,原称钓饵(吊儿)胡同,鲜鱼巷,也均与水道相关。

船板胡同内有汇文中学。1871年,汇文学校自此诞生,最初规模不大;1885年学校扩充,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定名为怀理为书院;1888年由美国人李安德担任校长,改校名为汇文书院,分设文、理、神、医、艺术等科;1904年更名为汇文大学堂。1914年,各教会动议合组大学;1918年,中国人高凤山任校长,汇文大学部和华北协和大学合并,定名燕京大学,迁至海淀。本校只留下中学和小学,更名汇文中学;1959年,因建北京火车站,学校遂迁至崇文门外培新街……

就是在这里,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文化,培养出了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从船板胡同中走出,他从汇文学堂中走出,带着他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学子。

“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八字校训,传诵的是老校长王大珩爱国奉献、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

王大珩

王大珩 图片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在长春理工大学的师生眼中,这八个字,浓缩着高等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是高等学校的精髓和灵魂,引领着许许多多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弃博学玻”——明德

 “明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王大珩先生“弃博学玻”的故事,正是证明了他当年亲手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天的长春理工大学)以德为先的育人宗旨。 

1938年,王大珩怀揣着一颗科学救国之心,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2年,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当了解到祖国的科技发展急需光学玻璃工艺,便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到英国昌司公司学习和工作。随后,他回到中国,在1952年至1960年,带领长春光机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八大件和一个玻璃系列”,随后又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仅比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晚了10个月。

“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博学

提到王大珩的博学认真,那就不得不提起,在1964年,王大珩先生指导本科生赵洪宽的毕业论文,内容为地质探矿研制一台分析仪器。他带着赵洪宽找到长春地质学院的院士一起研究需求与总体方案,并要求材料性能指标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最后该毕业论文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的博学认真的精神,也引导了学生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此外,王大珩的学生姜会林曾经提到王大珩的故事,“1980年以后,王大珩先生在指导研究生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十分重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要求必须有创新之处。”他说,王大珩先生在论文审阅中,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存在,而他的论文研究涉及光学玻璃、光学设计、短波光学等多个领域,所培养的研究生中,许多人成为我国光学界的领军人才。

建校初期,王大珩在校备课情景

王大珩在校备课情景  图片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博学”是以王大珩精神鼓励大学生们,不仅要仔细研究自己攻读的专业,还应该广泛地涉足其他领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删除头衔前的“著名”二字”——求是 

王大珩先生的“求是”态度,是他突出的性格之一。

1982年,光学专家蒋筑英去世后,姜会林在收集整理他的事迹材料时写道:“蒋筑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的学生”。当王大珩审查的初稿返回到姜会林手中时,文字类似“著名”的字样统统被划掉了,他还指出:“是不是著名,要由社会来评价,不能轻易使用这样的词。”

1996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召开视频红外转换成果鉴定会,王大珩在充分肯定成果的同时,依然坚持在评语中不用“国际先进水平”等字眼,在他看来,当前的成果只是实验室水平,而美国已经应用到装备上了,从实验室到装备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于现状。

 “求是”就是在指出实事求是的真正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用于追求真理、真知,这些是王大珩先生留给莘莘学子的宝贵财富。

“建议在大学设置光学仪器专业”——创新 

王大珩的创新精神,在科研之路的探索过程中有所体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之上也有所体现。从英国回国后,王大珩和光学家龚祖同一起提议在大学设置光学仪器专业。随后,1952年,浙江大学组建了光学仪器系;1953年,北京理工大学设立光学仪器专业;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也先后办起了光学仪器专业,如今,全国已有百所高校设立了此类专业。

王大珩先生还推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建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和军用光学博士点,建议国家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我国光学科研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王大珩先生一直在创新与推动。

2001年,王大珩在学院实习工厂,与学生亲切合影

2001年王大珩在学院实习工厂与学生亲切合影  图片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王大珩先生的故事,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大胆探索,不断追求新知;王大珩先生的精神,感染了无数青年,致力于科学研究,踏实钻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明德、博学、求是、创新”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科学界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这也是王大珩先生最想看到的一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