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沼泽是怎样的?
玩过《明日之后》这款游戏的同学们应该都对情节中的茅斯沼泽记忆深刻:神秘、独特,又暗藏无限危机,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
图源《明日之后》游戏截图
现实中的沼泽是怎样形成的?和游戏中一样恐怖吗?今天,我们就走进沼泽,看看现实中的它是怎样“炼成”的。
沼泽的形成原因
沼泽是指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过度湿润或者有浅层水源覆盖、长期受积水浸泡的地区,通俗来说就是土壤水喝多了,自身消化不了又排不出去,达到饱和的一种状态。其中,陆地沼泽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
森林沼泽化
森林沼泽化往往是森林自然演替、采伐、火烧之后形成。在寒带和寒温带茂密的针叶林区,森林就像护卫一样,严严实实挡住了外面的阳光和风,导致温度和气流都带不走土壤里的水分;落叶覆盖阻断了水分蒸发,土壤湿度自然蹭蹭蹭上涨。如果恰巧遇到的土壤底层是不透水的岩石,那可就真是“油盐不进”了,过湿的土壤最终引起森林的退化。
此外,过度的采伐会使树木失去巨大的吸水作用,导致土层水平衡被破坏,这些情况都会加速沼泽的形成。
图源pexels
草甸沼泽化
草甸沼泽化多存在于地势低洼且排水不畅的地方。土壤被泡在水里,慢慢变得缺氧。在厌氧条件下,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霉烂分解,由于分解过程缓慢且分解状态不完全,最终形成泥炭,大量泥沙堆积,就会逐渐演变成沼泽。
图源pexels
了解了沼泽的形成原因,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种由“消极因素”形成的生态一定很荒凉?其实真实的沼泽生态可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了,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沼泽丰富的生态环境
生物繁衍
沼泽属于湿地的一种类型,植被由少数特殊科属的成员组成,植物的落叶、枯枝在泥地分解腐烂成细小的有机碎片,这些枯枝烂叶可是鱼虾贝类钟爱的“正餐+零食”,因此成全了沼泽地区鱼虾贝的繁衍;同样是“吃货”的鸟类,由于沼泽丰富的水草环境孕育的水生生物与广阔湿地形成的优质天然栖息地,也大量来此“定居”。除此之外,还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定居在沼泽。
鸟类定居在沼泽,图源 pexels
水文特征
我们总是在说沼泽的水资源丰富,那么沼泽究竟具有怎样的水文特征呢?
首先沼泽水很大一部分以重力水形式存在。重力水是岩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像泉水、井水这些都属于重力水。
重力水可沿斜坡流入排水沟,其他水则会受到分子力作用,不会自行排出,沼泽的水越蓄越多,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那水越积越多排不出去,难道就不怕有一天满了,像猛兽一样爆发?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沼泽里的水虽然不太容易排出去,但沼泽有一个天然的优势:蒸发。蒸发量大是沼泽保持水平衡的重要途径。
图源pexels
我们前面提到,沼泽形成过程和泥炭有很大的关系,而泥炭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吸附能力极强,这就是为什么好多洗面奶说自己富含泥炭成分的原因啦。沼泽里的泥炭虽然不能帮土壤洗脸,但是它的吸热能力超强,水一加热就蒸发了,巨大的蒸发量维持了沼泽的水面平衡。
各类资源
《明日之后》游戏设定里,玩家可以通过沼泽获取很多有用的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木材资源等。实际上,这些资源在现实的沼泽中有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
图源gamersky
例如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就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那里不仅富含丰富的矿砂,还要很多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发达,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沼泽地造就的丰富资源。
沼泽是否真的危机四伏?
既然沼泽生态丰富、资源充足,有那么多可爱的生物安居于此,为什么沼泽还会被大家默认为危险地带呢?
别看沼泽表面充满生机,实则沼泽深处危机四伏。比起表面上的鳄鱼,更恐怖的是沼泽里不易察觉的寄生虫。它们会造成各种疾病,对健康极其不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危机需要警惕,就是沼泽本身软软的泥土。正常情况下我们走路,脚作用到地上,地再反作用到脚上,但由于沼泽太软粘力太强,双腿使不上力,越往下蹬,就越陷的深。
如果不慎掉进沼泽,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很幸运,周围有其他的人,及时呼救就可以了,救助过程中切记一定要让救助人用绳索、树枝等物体来进行拖移,否则很容易将自己也陷入其中;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也不要慌,不要挣扎,否则会越陷越深,正确做法是应将身体后倾,轻轻躺下并放平,同时张开双臂,将重量分散出去,减小人体对沼泽表面的压强,使身体浮于表面,之后以仰泳的姿势缓慢移动,移动时一定不要慌,手臂动作尽可能小,如果累了可以保持仰泳状态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坚持慢速平移,直到脱离危险。
沼泽神秘又危险,看完文章,你是不是对沼泽的了解更深了呢~
审核专家:马志飞,地质科普作家,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