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动画片《魔女宅急便》
《魔女宅急便》是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讲述的是魔法少女琪琪离开家进行独立修行的经历。她带着黑猫吉吉来到一个靠海的大城市中,利用自己的飞行魔法开始了快递业务。
在《魔女宅急便》里,琪琪偶然替别人送去一件遗失品,从而获得了面包店老板娘的好感。动画片中的老奶奶还送给琪琪一个非常好看的蛋糕。
在生活中,我们路过蛋糕店时总会闻到浓郁的香味。今天,我们就一起寻找蛋糕香味的来源。
原材料的气味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制作蛋糕的主要材料——小麦粉。研究发现,小麦粉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烃类、醛类、酮类、醇类、少量的有机酸类、酯类以及杂环类。
其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醛类,含量最高的是己醛(平均含量为9.58%),其次为十六醛(平均含量为3.51%)[1]。这些挥发性成分混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印象中的“麦香”。
此外,蛋糕在制作过程中还添加了其他副材料,如牛奶、黄油、奶油、鸡蛋、果汁、白砂糖等。这些物质本身气味就很丰富,在烘焙后会产生复合型的香味。
就拿奶油来说吧,天然奶油的香气主要来源于酯类(内酯)、醇类、醛类等,尤其是酯类(主要是脂肪)物质的香味,闻起来格外诱人。
发酵过程中的气味
与蒸馒头、包子类似,制作蛋糕也需要发酵。有经验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在发酵面团时,常常可以闻到一种酸酸的气味,这是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非常丰富,例如乳酸、乙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等等,这些有机酸赋予面包独特的酸感。除了丰富的有机酸,面团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乙醇以及少量的其他(醇类、酯类等)挥发性化合物[2]。
其中,乙醇就是大家俗称的酒精,带有特殊的刺激性香味,它会在下一步的烘焙加热过程中逐渐挥发掉。
发酵的面团,图片来源 pexels
在发酵面团时,使用发酵种(发酵种是上一次发酵剩余或提前准备好的发酵面团,也称之为预发酵面团或是“酵头”“面头”)效果往往比使用酵母更好。
这是因为发酵种里除了酵母菌,还可能包含醋酸菌、乳酸菌等其他发酵微生物,它们也会参与发酵,产生更丰富的香气。
烘烤过程中的气味
烘烤是蛋糕制作中的关键一环,是表皮上色以及香味产生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有两大重要反应—— 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两大反应释放出的各种化合物,共同塑造了我们闻到的诱人香气。
焦糖化反应
焦糖化反应是蛋糕制作材料中的各种糖类,在加热到熔点(从固态转化成液态的温度)以上高温(一般在140℃以上)时,发生脱水与裂解的复杂化学反应,是褐变反应的一种[3]。
其中,各种糖类脱水后,产生焦糖或者酱色物。糖类发生裂解后,产生各类挥发性的醛与酮,构成了香气的主要来源。
图片来源 pexels
举例来说,在典型的焦糖化反应中,各种糖类在高温条件下,首先融化为糖浆,颜色转为浅黄色。
随着温度不断升高,颜色逐步转为褐色,并散发出丰富的香气。当温度上升至200℃以后,焦糖化反应基本结束。
研究表明,不同的糖焦糖化反应所需温度也不相同——比如蔗糖需要170℃,葡萄糖大约150℃,而果糖只需105℃。
蛋糕往往不只含有一种糖,温度控制需要综合考量,通常来说,焦糖化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65℃左右时效果最好。
在蛋糕的制作中,面点师会牢牢把握烘烤的时间和温度,否则焦糖化反应一旦过了头,就会产生苦味,大大影响口感。
但如果时间过短或温度过低,焦糖化反应不充分,则会影响香气的浓郁程度及层次感。
美拉德反应
下面就要说到美拉德反应了,这种化学反应也是褐变反应的一种。它每天都会在你的身边发生,从烤鸡、烤香肠、烤咖啡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制作蛋糕,美拉德反应都参与其中,影响着食物的最终风味。
美拉德反应亦称 非酶棕色化反应,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
研究表明,这一反应有以下几个必要条件,否则反应不会发生:还原糖和水(水有助于打开分子键);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物质);较高的温度(通常在159℃到260℃之间,反应速度最快)。美拉德反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晚期和末期,对应的颜色变化分别是无色、黄色、褐色。
在早期阶段,醛糖和氨基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体Amadori产物;酮糖和氨基形成Heys产物。晚期阶段,Amadori产物或者Heys产物发生很多断裂,继续反应产生有气味的气体。反应末期,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类黑素[5]。这些不同阶段的反应产物混合在一起,共同增加了蛋糕香味与色彩的层次。
图片来源 pexels
研究表明,食材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越复杂,含量越高,经美拉德反应形成的香气就越丰富。同时,不同的烹饪条件(比如温度、湿度、反应时间和pH值等因素)也会影响食物的最终风味。值得注意的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包括丙烯酰胺,这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
随着食物加热时间的延长,温度不断提高,丙烯酰胺的含量也会上升。因此,在选择时,要避开那些表皮焦黑发糊的蛋糕。
参考资料:
[1] 张玉荣, 高艳娜, 周显青, 林家永;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小麦挥发性成分[C];2010中国粮油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2] 王国良,宋俊梅,曲静然;生香酵母及其应用[J];食品工业;2004年03期
[3] 杨伟,顾正彪,洪雁,陈洪兴;浓缩对焦糖色素风味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09年02期
[4] 王延平,赵谋明,彭志英,马志玲;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年01期
[5] 郑文华,许旭;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5年01期
审核专家:孙亚飞,清华大学化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