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答题

《螺丝钉》:不小心失火,请正确打开手中的灭火器

作者:可可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2021-05-11 09:09:09

看过动画片《螺丝钉》的朋友们,里面有一个场景,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就是实验过程中教授脑袋中灵光一现,出现了一个很好的idea,他急匆匆去试验这个想法却忘记关掉正在试验的电源,导致实验室起火。最终,在螺丝钉家族、吉姆和火神哥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用灭火器成功将火扑灭。


图片1


这里,有谁知道灭火器中储存的灭火物质是什么呢?它工作的原理又是什么?


不同的灭火器适应不同类型的火情,在了解各类灭火器及它们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有哪些火灾类型。


火炎焱燚


根据国际标准IS03941-1977《火的分类》和我国 GB4351-1997《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中的定义,火灾可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指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通常燃烧后会形成炽热的余烬(如木材、纸张、纺织品和塑料等起火)。

B类火指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燃烧的火(如汽油、乙醚、丙酮和酒精等)。

C 类火指气体燃烧的火(如人工煤气、天然气、石油气等)。

D 类火指可燃烧金属的火(如铝、镁、钠和钾等金属)。

E 类火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如电气开关箱、控制箱、电源插座等)。


起火类型知道以后,我们再来介绍我国常用的灭火器类型和它们的工作原理。


灭火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我国常用的灭火器包括水型灭火器、泡沫型灭火器、干粉型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等。


水型和泡沫型灭火器


有人也将其统称为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器中装有以水为基料,添加阻燃剂、湿润剂等物质构成的灭火材料。这种灭火器设计成喷雾状时,喷出来的水雾形成一层水膜,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同时,水雾还能通过蒸发吸热,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根据灭火剂喷出的形态,水基型灭火器分为泡沫型和水雾型两种,一般可以用于扑灭A类和B类火,但不能用于B类火中酒精等水溶性燃烧物引起的火灾。此外,水雾型可以用于E类,也就是电器起火,而泡沫型不能。


这类灭火器灭火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没有伤害,而且能有效降温,防止复燃,是常用的一种灭火器。


在使用时,将灭火器拿到距离燃烧物大约5、6米的上风方向处,先拉出保险销,一只手握着喷射软管头部的喷嘴,另一只手握住提把,用力压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这一刻,作战吧!)


干粉型灭火器


干粉型灭火器,也就是灭火器中装有不可燃的干粉,干粉包括活性灭火成分、疏水成分以及惰性填料,常用的灭火成分有磷酸铵盐、碳酸氢钠、氯化钠和氯化钾等(没有想到氯化钠还能有这种用途吧!)。


这些干粉大量喷出时,干粉中的灭火成分能与燃料发生化学作用,使燃烧反应中断而灭火,同时,喷出的粉末在高温下能形成一层玻璃状膜覆盖到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进而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


根据填装的干粉不同,分为BC干粉灭火器(填充碳酸氢钠等)和ABC干粉灭火器(填充磷酸铵盐等),前者适用于B类、C类和带电设备火灾,后者在此基础上还能用于A类火灾。


干粉灭火器操作简单、易上手,灭火时,拔掉保险销,对准火源压下压把就可以喷出干粉了。但需要注意,使用时,同样要站在上风方向顺风喷射,以免逆风情况下吃一嘴干粉!


图片2


二氧化碳灭火器


这种灭火器中充入的是液化二氧化碳,喷出后,液化二氧化碳在常压下变为气体,气体二氧化碳能包围在燃烧物的表面,隔绝氧气或是使燃烧物周围氧气浓度下降,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能吸热使温度下降。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于B类和C类火灾,也可以用于带电设备着火的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后不会对电器等产生二次破坏,非常适用于贵重仪器设备火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步骤如上图所示,也比较简单,但与其他灭火器相比,这种灭火器在工作时,金属部位的温度很低,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手直接接触喷筒和喷射胶管会导致手冻伤。用于电器类着火时,一定要记得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卤代烷灭火器


卤代烷灭火器,也就是哈龙1211灭火器。该灭火器中的有效灭火成分为液态存在的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具有低沸点的特点。灭火原理类似于干粉灭火剂,也是能抑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达到灭火的目的,适用于B类、C类和带电设备火灾。


使用时同样需要站在上风进行喷射,而且它们的射程一般比较近,需要较近距离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这类灭火器灭火效率高,但会破坏臭氧层,在我国,非必要情况下不会用到。

 

介绍了以上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及其工作原理后,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正确选择灭火器并针对不同的起火源合理使用灭火器。


你get到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了吗?

 

[1]康鸿翔. 我国常用灭火器类型[J]. 劳动保护, 2002, 000(011):51.

[2]风火轮. 火灾类型与灭火器的选用[J]. 浙江消防, 2003, 000(007):P.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