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比起反驳,这句话更像一句玩笑和调侃,但是如果你玩过《纪念碑谷》就会发现:妈呀,是我穿越了还是这个世界颠覆了,为啥我以为的全都不是我以为的呢?
图源《纪念碑谷》手游截图
《纪念碑谷》是一个充满视觉欺骗的游戏,游戏界面里到处充斥着“不可能”图形的影子,可能会有人说:世界上还存在“不可能”图形,太可笑了,怎么可能。好吧,如果你这么想,那我只能用游戏里最简单的“不可能”图形——彭罗斯三角形来考考你啦。
想要理解彭罗斯三角形暗藏的玄机,我们先来看一下它到底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彭罗斯三角形——超有欺骗性的图形
我们仔细观察下面这个三角形,每一个面看起来都是正正方方的,但结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奇怪的是,明明是三角形,形成的夹角却又变回了直角。正是这种奇怪扭曲的视觉感,让人很难辨认这个三角形具体方向与走向,这个让我们高度怀疑自己视力的三角形就是彭罗斯三角,你以为你看透了,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
来源维基百科
彭罗斯三角构造其实就是将三个不同角度的三角顶角整合为一个整体,因而本应是一个平面的面发生了扭转,这种颠覆视觉认知的三角形在三维世界是无法真实存在的。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观察,从平面的逻辑中,或许可以找到彭罗斯三角“视觉欺骗”的形成原因。
现实世界中,这种神奇的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在充满艺术氛围的澳大利亚,就存在着这种“不可能”本身——以彭罗斯三角为原型的雕塑。远看是一个无序的构造,但只要角度选择正确,无序也可以变得很规则。
图源www.shicuojue
这么神奇的现象,发明者又是一个怎样有趣的人呢?
彭罗斯——比肩霍金的物理学奇才
罗杰·彭罗斯,出生于英国一个医生家庭,彭罗斯的父亲在遗传学领域颇有建树。这个神奇的三角,便是由彭罗斯和他老爸将其设计推广出去,也由此这个三角被命名为“彭罗斯三角”。
在家庭开放浓厚的学术氛围影响下,彭罗斯从小就对物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鼓励下,彭罗斯攻读物理专业,并最终和霍金一起创立全新数学结构理论,并对爱因斯坦的引力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与延展。2020年,彭罗斯荣获诺内尔物理学奖,获奖的作品就是发现了宇宙中最奇特的黑洞现象,果然不懂数学的物理学家不是好设计。
彭罗斯三角的变体
不可能图形彭罗斯三角的变体有很多,这类图形构造了一条循环路径,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哪里是高点哪里是低点,无法看清运动的路径,在视觉错觉中给人一种无限感,不断挑战观看者的视觉落差,原地打转找不到出路。
彭罗斯阶梯在数学领域是非常有名的悖论,永远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或上或下,但却无休无止无限循环。
除此之外,其他不可能图形也都在刷新人们对眼睛看到的事物的判断。
受彭罗斯三角与其他不可能图形的启发,视觉错位大师埃舍尔就通过自己独树一帜的画风,将这些不可能的现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引人遐想的奇异空间。
多维度的交错,空间翻转、扭曲、折叠,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画面。而《纪念碑谷》游戏的灵感源就来自埃舍尔,主人公在无限循环的立体空间里行走,在奇妙的世界里冒险,最终闯过一个又一个奇妙关卡。
纪念碑谷手游截图
掌握了彭罗斯三角及其变体,回头再看《纪念碑谷》的游戏设置,会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比如下面这张经典的瀑布关卡,本质就是两个彭罗斯三角的叠加。
数学和艺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视觉也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当我们发现生活中“脑洞大开”的那些事物时,也要想想它们背后的逻辑与内涵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