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医闹!《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发布
《规定》的出台,对于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维护医院安全秩序、防范和消除涉医安全隐患,依法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7月1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
为何出台这一规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北京市人大法制办法规二处处长张丽娟表示,“但与此同时,本市近期也连续出现暴力伤害医务人员、扰乱医院安全秩序的事件,人民群众对加强医务人员保护、严惩涉医违法犯罪的呼声日趋强烈。”
张丽娟表示,《规定》的出台,对于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维护医院安全秩序、防范和消除涉医安全隐患,依法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7月1日上午《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实施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
明确各方责任,加强三方面工作
《规定》明确了各方主体责任,包括北京市区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公安机关、医院举办者和医院五个方面在医院安全秩序管理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规定》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安检工作、全面加强警务室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平台建设。
《规定》提出,公安机关要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配备必要警力,指导、检查医院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开展巡逻、防控、处置;要提前介入可能引发治安或者刑事案件的医疗纠纷,开展预防处置。医院要完善医疗纠纷投诉接待制度,引导投诉人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同时,医院的安全防范措施需要健全。具体来说,包括加强人防、技防建设,明确治安保卫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和监控设备,重点部位配备一键报警装置。此外,还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医院入口或者重点区域入口进行安全检查,严防各类禁限物品进入医院。《规定》明确要求医院为急危患者设置安检绿色通道。
“从今天开始,北京友谊医院门急诊、住院楼等各个楼宇入口将启动安检工作,所有人员将通过固定安检门或手持安检后进入楼宇。”7月1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李昕表示,这是北京友谊医院落实《规定》的一项工作,希望通过扎扎实实地维护好医院安全秩序,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就诊环境。
让李昕感到欣慰的是,友谊医院安检工作开展第一天,没有任何入院患者及家属对此表示埋怨。
医警联动,五类人员将受处置
张丽娟表示,《规定》细化了医警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
一是对就诊人员拒不接受安检或者携带禁限物品进入医院的,安检人员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二是对扬言实施暴力、多次到医院无理缠闹、醉酒等高风险就诊人员,医院应当采取风险提示、安排治安保卫人员陪诊、安排相关医务人员回避、报告公安机关进行预防处置等措施。
三是对威胁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扰乱医院安全秩序的醉酒、吸毒、精神障碍患者等人员,公安机关或者医院可以依照《精神卫生法》《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或者保护性医疗措施。
四是对辱骂、恐吓或者暴力威胁等行为进行分级处置。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暴力威胁时,可以采取避险、防卫等保护措施,暂停诊疗;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形消失后,医院应当及时安排医务人员恢复诊疗。
五是明确了禁止行为和法律责任。规定对侮辱、恐吓、殴打、伤害等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医院安全秩序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同时,规定了联合惩戒措施。
技术为医院安全护航
李昕表示,医院紧跟安全技防发展形势,不断完善技防手段。在市医管中心的统一部署下,目前已完成全院区的安防系统升级,实现了高清监控摄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升级改造工作,将所有技防手段整合成一个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实现系统联动工作运行。
“除高清监控、一键报警装置外,安检设备和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有效保障了医院的安全。”李昕说。
2018年,友谊医院在部分区域设置了安检设备作为安检试点,实现人、物同检。运行一年多来,共检出刀具等危险品400余件,有效保障了楼宇的安全。目前在友谊医院两院区的各楼宇入口都配备了安检门、X光检测仪及手持安检棒。
李昕透露,下一步,医院将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在就诊人流量大的门急诊区域设置人、物同检信息化系统,设置具有金属探测、一键报警、体温测量、人脸识别、违禁品自动识别分析系统及违禁液体检测功能的固定式人物同检安检设备。
友谊医院在西城和通州两院区还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及时发现医托、号贩子,维护医院良好的就医秩序。“在通州院区,人脸识别摄像头还与属地公安联网,可及时发现在逃犯等重点人员和可疑人员,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李昕介绍说。
——《原标题:拒绝医闹!北京今起实施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