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背后的故事

作者:中国光学网 来源:中国光学网

王大珩

王大珩

在长春理工大学的师生眼中,校训浓缩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2002年,学校由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后,在师生员工中广泛开展征集新校训的活动,2004年12月,学校拥有了如今“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

“校训的背后,传诵的是老校长王大珩爱国奉献、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凝结着长春理工人对56年办学历史的总结和积淀。”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玉新说,“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八字校训,是许许多多师生行动的指针,引领着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德 “弃博学玻”以德为先

“明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杨玉新说,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把明德放在校训之首,就是要求把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做人之本、育人之基。“王大珩先生“弃博学玻”的故事,正是证明了他当年亲手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天的长春理工大学)以德为先的育人宗旨。”

1938年,王大珩抱着科学救国之心,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2年,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当了解到祖国的科技发展急需光学玻璃工艺,便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到英国昌司公司学习和工作。随后,他回到中国,在1952年至1960年,带领长春光机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八大件和一个玻璃系列”,随后又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仅比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晚了10个月。

博学指标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1958年,为了给新中国培养光学精密机械仪器专业人才,王大珩亲手创建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任长春光机所所长兼长春光机学院院长,百忙之中,坚持给学生主讲普通物理、理论物理等课程。

“说他博学,故事有很多。”杨玉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64年,王大珩先生指导本科生赵洪宽的毕业论文,为地质探矿研制一台分析仪器。他带着赵洪宽找到长春地质学院的院士一起研究需求与总体方案,并要求材料性能指标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最后该毕业论文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王大珩的学生、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曾经在长春理工大学的校内演讲上提到王大珩的故事,“1980年以后,王大珩先生在指导研究生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十分重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要求必须有创新之处。”他说,王大珩先生在论文审阅中,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存在,而他的论文研究涉及光学玻璃、光学设计、短波光学等多个领域,所培养的研究生中,许多人成为我国光学界的领军人才。

“将”博学“作为校训箴言之一,也是以王大珩精神勉励学生们,不仅要懂得自己攻读的专业,也应涉足其他领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杨玉新说。求是 删除自己头衔前的“著名”二字

王大珩先生的“求是”态度,是他突出的性格之一

1982年,光学专家蒋筑英去世后,姜会林负责收集整理他的事迹材料,其中写道,“蒋筑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当王大珩审查的初稿返回到姜会林手中时,文字类似“著名”的字样统统被划掉了,他还指出:“不能随便使用这样的词,是不是著名,要由社会来评价。”

1996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召开视频红外转换成果鉴定会,王大珩在充分肯定成果的同时,坚持在评语中不用“国际先进水平”,他认为,当前的成果,只是实验室水平,而美国已经应用到装备上了,从实验室到装备还要走很长的路。

杨玉新说,“求是”的校训箴言,就是在指出实事求是的真正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用于追求真理、真知,也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更是王大珩先生留给长春理工人的宝贵财富。”

创新 建议在大学设置光学仪器专业

王大珩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对科研的探索之上,更体现在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之上。

从英国回国后,王大珩和光学家龚祖同共同建议在大学设置光学仪器专业。

1952年,浙江大学组建了光学仪器系;1953年,北京理工大学设立光学仪器专业;随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先后办起了光学仪器专业,如今,全国已有百所高校设立了此类专业。

王大珩先生还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之后,推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建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和军用光学博士点,建议国家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我国光学科研领域的不断进步以及长春理工大学的逐渐发展过程中,王大珩先生一直在创新与推动。

杨玉新说,王大珩先生的精神,激励着长春理工大学的师生员工们大胆探索,不断追求新知,把创新的思维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