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生态科普原创精品,记录与自然同行的故事——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2中国科普作协年会生态科普创作特色分论坛成功举办

守住把稳生态的方向,是我们科普创作人员的责任。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展现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促进生态科普原创作品的产出和推广,8月18日以“繁荣生态科普原创精品,记录与自然同行的故事”为主题的生态科普创作论坛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

本论坛由中国科普作协和中国科普作协生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生态专委会主任崔丽娟主持。论坛邀请了长期从事生态科普工作的专家、学者、创作者,以专题报告形式介绍生态科普作品创作和经验技巧,分享创作历程和创作心得,并以远程线上圆桌的形式围绕“如何创作出有生命力、与时代共鸣的生态科普原创作品”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论坛首先邀请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作题为“图文相宜——用相机和笔记录自然趣事”的特邀报告。在三十多年的动物保护历程中,相机和笔是郭耕老师两个最重要的创作工具。郭耕老师展示了他拍摄的在北京副中心越冬的大鸨、在南海子徜徉的疣鼻天鹅、与麋鹿为伴的鸿雁、央视塔下的燕隼等、巢寄生的主角苇莺和杜鹃、百转千啼的乌鸫、芦苇精灵震旦雅雀等,郭耕老师用相机捕捉到鸟类灵动的画面,也用文字探讨了中国古代自然观、鸟类保护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观鸟衍生的文学、美学知识,带领参会人员深入思考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坛还邀请了来自高校、自然教育科普机构、保护管理部门等不同身份的生态科普创作者分享了自己开展生态科普的心得体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刘静玲教授从科学家做科普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科普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呼唤生态科普作家回应大众的关切,创作出及时准确的科普原创作品;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的张燕宁老师以《用自然教育激活生态科普创作》为题,介绍了自然的内涵和思想渊源,分析了影响科普创作的因素以及生态科普创作需要关注的要点,提出对自然的认知和对科学的理解“种子”的传播比单纯传播知识更重要;昆明理工大学、天生科普融创团队的李媛老师以《寻鹤芳踪》为题,介绍了团队观察黑颈鹤、创作黑颈鹤故事的缘起,提到了生态科普可能会面临变幻莫测的天气、早出晚归的辛劳以及各自为战的孤单,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北京市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的徐晓梅老师以《浅谈科普创作》为题,分享了自己开始生态科普的契机、观察湿地鸟类并撰写科普文章的心得,提到在生态科普创作中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拟定新颖、抓人眼球的题目,提炼核心信息,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注入,引起读者的共鸣。

分享环节充分体现了生态科普的特点与魅力——其乐融融的大鸨一家人、凤头䴙䴘的探戈婚舞、班德湖赤狐可爱“摸头杀”、冠鱼狗捕鱼的趣事……这些生态的讲解仿佛一下子把参与人员带进了雄奇的大自然,与神奇的生物面对面。

论坛的第二部分是虚拟圆桌讨论,论坛设置了从生态科普作品价值、生态科普作品创作以及生态科普人责任等不同维度的问题,来自不同领域的近五十位参会者展开了热烈而积极的讨论,展现了对生态科普创作的关切和思考。首先是针对李媛老师分享的黑颈鹤的故事而展开的讨论——“该不该投喂野生鸟类”?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的刘刚副研究员提出投喂鸟类可能出于把鸟留下,实现旅游观赏的目的,从动物行为学和营养适应的角度人工投喂是不提倡的,郭耕老师提出“动物有难时,及时帮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的原则。

针对“什么是有生命力的科普作品”的问题,生态专委会秘书长雷茵茹认为有亲身体验的真实和人性温度与思考的生态科普作品是有生命力的,玉渊潭公园的梁莹老师认为传递知识的真实性,传递个人情感的真实性能够赋予作品生命力。讨论中共同得出结论:科普作品切忌“炒冷饭”,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才能做出有趣有料的原创科普作品。

参会者针对“原创生态科普创作的瓶颈和阻碍”提出目前专业研究人员做科普的动力不足,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分配;而全媒体时代给生态科普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例如碎片化的知识传播不利于记忆,重要的科普知识需要反复持续开展。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提出未来生态科普作品一个要“广”,从创作内容上覆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不同生态系统;一个要“专”,邀请更多专业人士创作出更有深度的科普作品。

针对“新时代生态科普创作的守正和坚持”这个问题,不少参会人员都提出首先应该坚持知识的科学性,用科学的态度做科普;郭耕老师用车做比喻,知识是科普的动力,趣味性是科普的外观,但是思想性是科普的方向。守住把稳生态的方向,是我们科普创作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