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天文著作《史记·天官书》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起步很早,也积累的大量的观测数据,现存最早的系统性的介绍天文学的书籍就是史记中的《天官书》了。书中记载的星官体系和一些天文现象,是古代留下来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就是由他完成的,可以说司马迁在我国史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其实在古代天文学方面,司马迁的贡献也不可小觑,主要体现在《史记·天官书》这部著作里。

古代星官体系的建立

古人为了辨认恒星,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把天空中肉眼可见的恒星按照一定的区域和形状组合起来,这种组合被称作星官。每个星官的命名也与生活中的事物一一对应,以便于通过观测星象来预测人间百态。

星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派建立的星官体系也有所不同。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个星官体系分别是石申的《石氏星经》和甘德的《甘氏星经》,但这两套体系都没有完整流传下来。

古代星官图,图片来源:wiki

而司马迁不但继承了石氏和甘氏等先秦的星官体系,还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一套新的星官体系。《天官书》中完整地描绘出三垣二十八宿体系,包括了89个星官和500多颗恒星。这代表了汉代官方天文机构所使用的体系,也成了后世2000多年来星官体系发展的基础。

古代天象

《天官书》中记载了一些古代的天文现象,据统计各种天象的名称有20多种,根据具体描述,大概可分为五类:彗星、流星和陨石、极光、黄道光、新星和超新星。

例如,对彗星的记载,根据其出现的方位不同,又分别叫做天棓、彗星、天欃(chán)和天枪。另外还有一种尾巴弯曲的彗星,书中称作“蚩尤之旗”。

帛书记载的彗星,图片来源:《中国古天文图录》

再比如,古人看到天上突然新出现了一颗星,几天后又逐渐暗下去,最终消逝在天边,便将这种星称为客星。有时客星很亮,受大气衍射影响,看上去好像发散出光芒,古人就称之为孛星或者茀(fú)星。

《天官书》是我国最早描述天象的可靠著作,对我们研究古代天象和一些关键天文事件有重要的意义。

恒星的颜色

《天官书》中还有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质,白色;狼,白色;心大星,赤色;参左肩,黄色;参右肩,苍色;奎大星,黑色;南极,赤色;昴,白色。

根据今天的观测,这些记载大多数是准确的,其中只有两颗与现在的观测出入较大。一颗是南极老人星(黄白色亮星),由于该星赤纬太低,所以对于中原地区的观测者来说,该星的位置接近地平线,在大气的消光作用下,其颜色发红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颗是参左肩,即参宿四,现代看到的颜色是红色。但是根据现代观测,参宿四是一颗红超巨星。

参宿四亮度的变化,图片来源:wiki

恒星的亮度

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出现星等这样的量化概念,但是在《天官书》中,却记载了一些定性式的亮度概念,也可以算是星等概念的雏形吧。

《天官书》将恒星亮度大体分为五个等级,其间并无严格的界限。第一级叫做“大星”,获得这一称谓的有10颗星,除最暗的奎大星以外,其他亮度都在1.5等以上。

大星的星等,图片来源:《中国古代天文学家》

第二级叫做“明者”,记载中只有一颗,星等为2.24等。第三级是不加称谓的一般星,这一类有500多颗星,基本都在3-4等星之间。第四级叫做“小星”,明确提到的有6颗,平均亮度为4.41等。

第五级是最暗的,叫做“若见若不”,这个称谓只对阴德三星用过,其中最暗的一颗达到6.6等,只有视力很好的人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才能看的到,所以“若见若不”这个名字很符合实际情况。

有关变星的记载

变星是一类亮度周期性变化的恒星,由于古代没有足够精准的星等量化概念,所以一些亮度变化不明显的恒星并未受到关注。但是在《天官书》中,还是有几处记载可能在描述这一现象:贱人之牢,其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脱。(天)市中星众者实,其虚则耗。三柱。柱不具,兵起。” 

“贱人之牢”指的是北冕座的半圆部分,其中有两颗变星R和S,其亮度变化范围分别是5.8-11.4等和6.6-14等,这样的变化刚好在可见和不可见之间,所以才有实和虚的变化。而天市四星的情况与上述的情况是一样的。

北冕座R星的光度变化,图片来源:wiki

“三柱”指的是五车星范围内的三个柱星,当其亮度变暗而看不到时,就出现了“柱不具”的情况。

关于变星的史料记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可见《天官书》的记载是非常有价值的。

司马迁的《天官书》不但记载了详实而全面的天官系统,成为后世天文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有关其他几个方面的记载也颇有价值,为今天我们研究古代天文学留下了重要的资料。

审核专家:鲁旸筱懿,行星物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