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虫谷》中随葬的大蟒蛇吓到你了吗?其实这些动物也可能出现在墓里……

古墓里随葬各种奇葩动物,在考古工作者眼里可不是啥新鲜事儿!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一经上映,迅速成为网剧顶流。作为一个不钻牛角尖的原著党,笔者不惜下重金成了某鹅vip,看了几集,还原度确实不错!比如他们在抄近路通过山洞时,遇到“水彘蜂”群拖垮木筏的场面,密密麻麻的,相当逼真。

640

图源:腾讯视频

再如主角在巨树上发现的猛禽“雕鸮”,这体型站立起来,真的会被误认为是人呢!

640.webp

图源:腾讯视频

但兴奋没持续太久,因为笔者期待的原著中的一段描述,剧中并未完全展现,那就是胡八一一行人在树洞中所发现的献王巫师棺材里,原著中描写的是巫师的尸体与一条剥了皮的大蟒蛇缠在一起,剧中却只有巫师的尸体,不够震撼!可能考虑到画面太过恐怖?

640.webp (1)

图源:腾讯视频

棺材里随葬大蟒蛇这事儿确实是有些骇人听闻,但在古墓里随葬各种奇葩动物,在考古工作者眼里可不是啥新鲜事儿!

拔人牙,握獐牙

苏北和山东中南部的老铁们注意了,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你们那处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经考古发掘,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少先民的墓里随葬了獐子的牙齿(以下简称“獐牙”),獐子其实跟我们所熟知的梅花鹿、傻狍子一样,都属于鹿类大家族的成员。大汶口墓葬随葬的獐牙主要分两种情况:

1、没加工过的獐牙。

2、加工过的獐牙,以骨、木等材料做成柄,然后在这根柄上选取一头,在其两侧挖槽,再把獐牙嵌入槽里,这类东西也叫“獐牙勾形器”。

640.webp (2)

未加工的獐牙,图源:江汉考古

640.webp (3)

加工过的“獐牙勾形器”,图源:江汉考古

大汶口文化随葬獐牙的情况以成年男性墓葬居多,且不管是獐牙还是獐牙勾形器一般都握在墓主的手中。究其原因,部分考古学家认为,大汶口先民有一种盛行的“拔牙”习俗,被认为是一种“成人礼”。在发现獐牙的墓葬中,也多发现墓主被“拔牙”的情况(一般是拔去两颗上侧门齿)。“生前拔牙”和“死后握牙”可能存在某种信仰上的联系。

至于为啥用选用獐牙,部分考古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当地生业模式有关。苏北、鲁中南地区主要饲养的犬齿动物有狗、猪、獐,而狗多承担打猎职能,猪多被食用,只有某些特殊情况用于随葬或祭祀,能够大量获得的犬齿动物就是獐了。

鳄:我还当过乐器?

你可能知道扬子鳄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鳄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历史时期扬子鳄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黄河流域亦有它们的身影。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些墓葬中,就出现了随葬鳄鱼“骨板”的现象。

先安利一波鳄鱼“骨板”的知识!鳄鱼背、肚子的皮肤里都嵌着骨板,在考古发掘中,有机质的鳄鱼皮是很难保存的,但骨板则能较好地保存下来。也就是说,若在某一墓葬中发现了鳄鱼的骨板,说明该墓随葬了鳄鱼的“皮或肉”。

更稀奇的是,根据考古发掘情况来推测,随葬鳄鱼皮或肉的方式可能不止一种呢,比如:

1、直接把鳄鱼的皮或肉葬入墓内。大汶口文化居民可能就采用过这种方式。考古学家在大汶口三期北区的10号墓中,两小堆鳄鱼骨板,共计达84片。鳄鱼骨板堆的旁边还发现了陶壶,或为盛鳄鱼肉的容器。

2、将鳄鱼皮制成鼓皮,以“鼍鼓”的形式随葬。鼍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鼓腔一般为陶质或木质,再以鳄鱼皮蒙鼓。考古学家曾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或为著名的尧都)早期的5座大型墓葬中发现了8件鼍鼓,其木质鼓腔内外,零散分布着少则几枚多则几十枚的鳄鱼骨板数枚,说明其鼓面上曾经蒙着鳄鱼皮。

640.webp (4)

陶寺遗址墓葬中发现的鼍鼓部件遗存,图源:江汉考古

由于鼍鼓的鼓腔较难保持,因为还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只发现鳄鱼骨板的墓中,其骨板可能也作为鼍鼓部件而存在,只不过鼓腔未能保存下来。为啥选用鳄鱼皮呢?有观点认为,鳄鱼皮又耐用,又好看,而且敲出来的声音洪亮,可以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

“鱼”你葬一起

集美们,有爱吃鱼的吗?不管你多爱吃鱼,笔者觉得你的热爱程度未必能超过某些“大溪人”。大溪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四川巫山县(今属重庆市)的大溪遗址是其代表性遗址。

640.webp (5)

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图源:维基百科

自1961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这里陆续挖掘出200余座墓葬。而且惊奇地发现大溪文化墓葬中有“以鱼随葬”的现象。

大溪遗址的葬鱼的花样不少,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将鱼放在死者身上。

2、将两条体形较大的鱼分别垫在死者的两条胳膊之下。

3、将鱼尾巴放在死者的嘴里,表现出一种“死者叼着鱼”的样子。

大溪遗址为何会出现葬鱼的情况?其实已有不少考古学家对此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经济结构做了研究,认为“鱼是大溪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渔业成为大溪先民生业模式中的重要一环,鱼或许成为原始信仰之物被随葬,也就不难解释了。

墓里有......我滴龟龟!

古代把龟或者龟的形象作为随葬品的不少,像什么玉龟、陶龟,但我们要讨论的是货真价实的龟,即实物龟。

将实物龟作为随葬品,一般是把龟甲部分取下来,然后进行一定的加工,成为“龟甲器”。在新石器时代,从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贾湖文化,到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再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均有以龟甲器随葬的案例,其中尤以河南漯河市舞阳县的贾湖遗址所发现的数量多。贾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距今约九千多至七千多年前,考古学家先后对其进行6次发掘,其中有20余座墓中出土龟甲器90副。

这些墓葬中的龟甲器有以下特征:

1、没有“甲桥”,腹甲与腹甲之间以韧带相连,腹甲与背甲闭合时,呈现“盒子”状,这种构造特别适合做龟甲器。据此判断,该龟应属“闭壳龟类”(又称“亚洲盒龟”)

640.webp (6)

闭壳龟类的构造图,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部分龟甲器存在穿孔、刻画符号的情况。据此推测,龟甲器或有响器(可理解为乐器)、记事的功用。

640.webp (7)

贾湖遗址出土龟甲器的刻符位置,图源:舞阳贾湖

640.webp (8)

贾湖遗址出土龟甲器的穿孔位置(图源:河南考古研究所)

不少学者认为,以贾湖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用龟”现象,一直传承至后来的青铜时代,或为殷商甲骨卜辞、甲骨随葬现象的一种重要源头。

到底有没有随葬蛇的墓?

还真有!2010年,考古学家在俄罗斯一个叫塔曼镇地方附近(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发现了一批古希腊墓葬,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至2世纪。在其中一处墓里,发现墓主尸骨旁边有一副蛇的骨架,一开始考古学家没太当回事,以为这条蛇可能是从棺材盖子的间隙中爬进去后没法出去而死在了里面,但随后又发现了好几座这种“人蛇同穴”的墓葬。这些墓葬还表现出以下几点共同特征:

1、放由蛇骨架的墓葬,其墓主均为女性,年龄约在15-35岁之间。

2、通过对蛇骨架的研究,判断这些蛇在放入墓前,被人为的挖去了双眼。

3、这些蛇一般位于死者的脚边,被摆成拉丁字母“S”形。

为什么这些墓葬会有“人蛇合葬”的奇怪习俗?俄罗斯人类学家亚历山大·别洛夫认为,古希腊人在塔曼半岛建立博斯普鲁斯王国,和该地“土著”信德人产生了文化交流。而信德人有着根深蒂固的“蛇崇拜”,而古希腊文化历来也有“蛇崇拜”的传统,这两种文化形成了对蛇极度蛇的宗教仪式。

亚历山大·别洛夫还大胆推测,人蛇合葬墓的墓主多为年轻妇女,那么它们的身份很可能是祭司,在举行与蛇相关的宗教仪式时,不慎被毒蛇咬,最后中毒身亡,最后人们埋葬这些女祭司时,把咬死她们的蛇挖去双眼,跟她们葬在一起,以蛇引导她们的“来世”。

通过以上介绍,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奇观。但如《鬼吹灯》这类盗墓题材作为,只能作为消遣娱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坚决和盗墓这种违法行为划清界限,为保护人类共有的遗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袁波文等.大汶口文化随葬獐牙习俗研究[J].江汉考古,2020(05):51-59.

[2]徐紫瑾.试论史前黄河流域随葬鳄鱼骨板现象[J].江汉考古,2021(01):80-87.

[3]谢建忠.巫山大溪遗址以鱼随葬的原始宗教意识与巫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01):14-18+78.

[4]范方芳.中国史前用龟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5]朱明月.商与西周时期的动物随葬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粟周熊.“人蛇同穴”为哪般[J].科学与文化,2011(01):24.

本文作者:考古学齑,蝌蚪五线谱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