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这么累,原来跑步机曾是惩罚犯人的刑具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在健身房酣畅淋漓地跑步时,你是否想到过,跑步机故事,并非始于健身房,而是始于惩罚……
从最初用于折磨犯人的工具,到如今成为促进健康的伙伴,跑步机经历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演变。
机械跑步机:监狱里的“赎罪”工具
19世纪的英国监狱,以死刑、驱逐和关押作为首选的惩罚方式,而为了保障囚犯们的权益,宗教组织、社会名流呼吁改革,“跑步机”由此被引进英国监狱。1818年,发明家威廉·库比特为监狱设计了一种机械装置:其主体结构是一个直径1.8米左右的木制滚筒,滚筒表面每隔大概19厘米装有一排踏板。脚蹬上踏板,滚筒就会往下转,人需不停踩动巨大滚轮驱动机械碾磨谷物或抽水。
威廉的初衷是强制劳动以“改造”犯人,同时为经济拮据的监狱创收。这装置因其“双重效益”,迅速在英国监狱普及,到1842年已超半数监狱安装。
图片来源:Wikipedia
实际上,这种“劳动”十分残酷。1824年的记录显示,犯人每天需劳作6至10小时,每劳作15分钟休息5分钟,每日爬升距离有1524~4267米之多,相当于攀登数座高山。为了防止他们交流、产生骚动,监狱还会在囚犯之间安装隔板,过程枯燥且受限。这种高强度劳作常导致犯人体力透支、受伤甚至死亡。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也曾受此折磨,并在作品中控诉其苦痛。
随着虐待报道增多,公众强烈呼吁废除。1898年,英国认定其为“极度残酷”的刑罚,该装置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大约在1911年,跑步机的使命得以改变,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受到当时鼓励“白领”群体进行锻炼的风潮影响,跑步机在美国获得了专利,开始转型为一种促进健康的运动器材。
然而,那时的跑步机本质上仍是由固定在斜坡上的滚动木轮构成,没有马达驱动,完全需要使用者自行发力。这种设计不仅非常费力,而且对膝盖的冲击也很大,使用体验相当糟糕。
1920年的一款跑步机 来源:Wikipedia
电动跑步机:从医院到家庭的“心脏守护者”
跑步机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世纪中叶。当时,美国心脏类疾病因吸烟、加工食品及久坐生活方式激增,严峻的形势促使医学界寻找干预方法。医生需观察患者心率在稳定运动中的细微异常,但让病人在操场上跑着测心电图既不现实也不精确。
这时,旧式跑步机进入医生视野。1949年,罗伯特·布鲁斯博士在跑步机上装上调速马达,让连接心电图机的病人在可控速度和坡度下行走,从而精确控制心率变化,清晰观测心脏反应。1963年,他发表论文介绍用跑步机排查心脏病、心绞痛、室壁瘤等疾病的方法,为现代心脏压力测试奠定基础,使跑步机在医学领域重获新生。
1980年夏季奥运会在奥运村医疗中心进行的跑步机测试
来源:encyclopedia
与此同时,在医院之外,民众的健康意识提升,有氧运动盛行,跑步成为时尚。五金店老板比尔·斯托布因冬季无法外出跑步,在仓库中用一条宽履带连接起数根木制圆柱体,并加装了一个电动马达,制造出了第一台家用电动跑步机雏形,经过多次改造和优化,他最终生产出了可以标准化量产的模型,并创立Aerobics公司。
1968年,工程师威廉·斯托布发明了更接近现代形式的跑步机,名为PaceMaster 600。这台跑步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包含了滚轴、皮带和刻度盘等基本结构,具备了现代跑步机的雏形。威廉将这台跑步机寄给了当时著名的空军医生肯尼斯·库珀,肯尼斯通过这台跑步机锻炼改善了自身健康,并在1969年出版了畅销全美的《有氧运动》一书。
结合当时社会动荡催生的跑步热,跑步机开始风靡欧美,完成了从医院到家庭的跨越!
PaceMaster 600来源:PaceMaster官网
智能跑步机:融入现代生活的健康伙伴
进入21世纪,跑步机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步入了“智能时代”。它已远超简单跑动工具的范畴,演变为融合健康监测、娱乐互动与数据管理的智能设备。
跑步机如今越来越懂得“取悦”用户。高端机型通常都配备了高清屏幕和音响系统,让运动者在跑步的同时,能轻松追剧、听歌,甚至参加线上健身课、VR互动。
图片来源:pexels
同时,高科技的加入也让跑步机变得更“懂”健康。一些智能跑步机里嵌入了各种传感器、触摸屏,并连接云端,能实时监测运动者的心率、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等关键数据。还能与手机APP相连,为运动者制定专属训练计划,获得AI算法给出的优化建议,可谓是越来越个性化。
跑步机的每一次蜕变,都映照着人类在技术、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深刻变迁。它从曾被视作束缚自由的工具,转变为赋能健康的伙伴,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跑步机或许还将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变革。
作者:孙莹莹
审核:朱广思,中国科普作协作者,科学传播中级职称
难怪这么累,原来跑步机曾是惩罚犯人的刑具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在健身房酣畅淋漓地跑步时,你是否想到过,跑步机故事,并非始于健身房,而是始于惩罚……
从最初用于折磨犯人的工具,到如今成为促进健康的伙伴,跑步机经历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演变。
机械跑步机:监狱里的“赎罪”工具
19世纪的英国监狱,以死刑、驱逐和关押作为首选的惩罚方式,而为了保障囚犯们的权益,宗教组织、社会名流呼吁改革,“跑步机”由此被引进英国监狱。1818年,发明家威廉·库比特为监狱设计了一种机械装置:其主体结构是一个直径1.8米左右的木制滚筒,滚筒表面每隔大概19厘米装有一排踏板。脚蹬上踏板,滚筒就会往下转,人需不停踩动巨大滚轮驱动机械碾磨谷物或抽水。
威廉的初衷是强制劳动以“改造”犯人,同时为经济拮据的监狱创收。这装置因其“双重效益”,迅速在英国监狱普及,到1842年已超半数监狱安装。
图片来源:Wikipedia
实际上,这种“劳动”十分残酷。1824年的记录显示,犯人每天需劳作6至10小时,每劳作15分钟休息5分钟,每日爬升距离有1524~4267米之多,相当于攀登数座高山。为了防止他们交流、产生骚动,监狱还会在囚犯之间安装隔板,过程枯燥且受限。这种高强度劳作常导致犯人体力透支、受伤甚至死亡。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也曾受此折磨,并在作品中控诉其苦痛。
随着虐待报道增多,公众强烈呼吁废除。1898年,英国认定其为“极度残酷”的刑罚,该装置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大约在1911年,跑步机的使命得以改变,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受到当时鼓励“白领”群体进行锻炼的风潮影响,跑步机在美国获得了专利,开始转型为一种促进健康的运动器材。
然而,那时的跑步机本质上仍是由固定在斜坡上的滚动木轮构成,没有马达驱动,完全需要使用者自行发力。这种设计不仅非常费力,而且对膝盖的冲击也很大,使用体验相当糟糕。
1920年的一款跑步机 来源:Wikipedia
电动跑步机:从医院到家庭的“心脏守护者”
跑步机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世纪中叶。当时,美国心脏类疾病因吸烟、加工食品及久坐生活方式激增,严峻的形势促使医学界寻找干预方法。医生需观察患者心率在稳定运动中的细微异常,但让病人在操场上跑着测心电图既不现实也不精确。
这时,旧式跑步机进入医生视野。1949年,罗伯特·布鲁斯博士在跑步机上装上调速马达,让连接心电图机的病人在可控速度和坡度下行走,从而精确控制心率变化,清晰观测心脏反应。1963年,他发表论文介绍用跑步机排查心脏病、心绞痛、室壁瘤等疾病的方法,为现代心脏压力测试奠定基础,使跑步机在医学领域重获新生。
1980年夏季奥运会在奥运村医疗中心进行的跑步机测试
来源:encyclopedia
与此同时,在医院之外,民众的健康意识提升,有氧运动盛行,跑步成为时尚。五金店老板比尔·斯托布因冬季无法外出跑步,在仓库中用一条宽履带连接起数根木制圆柱体,并加装了一个电动马达,制造出了第一台家用电动跑步机雏形,经过多次改造和优化,他最终生产出了可以标准化量产的模型,并创立Aerobics公司。
1968年,工程师威廉·斯托布发明了更接近现代形式的跑步机,名为PaceMaster 600。这台跑步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包含了滚轴、皮带和刻度盘等基本结构,具备了现代跑步机的雏形。威廉将这台跑步机寄给了当时著名的空军医生肯尼斯·库珀,肯尼斯通过这台跑步机锻炼改善了自身健康,并在1969年出版了畅销全美的《有氧运动》一书。
结合当时社会动荡催生的跑步热,跑步机开始风靡欧美,完成了从医院到家庭的跨越!
PaceMaster 600来源:PaceMaster官网
智能跑步机:融入现代生活的健康伙伴
进入21世纪,跑步机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步入了“智能时代”。它已远超简单跑动工具的范畴,演变为融合健康监测、娱乐互动与数据管理的智能设备。
跑步机如今越来越懂得“取悦”用户。高端机型通常都配备了高清屏幕和音响系统,让运动者在跑步的同时,能轻松追剧、听歌,甚至参加线上健身课、VR互动。
图片来源:pexels
同时,高科技的加入也让跑步机变得更“懂”健康。一些智能跑步机里嵌入了各种传感器、触摸屏,并连接云端,能实时监测运动者的心率、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等关键数据。还能与手机APP相连,为运动者制定专属训练计划,获得AI算法给出的优化建议,可谓是越来越个性化。
跑步机的每一次蜕变,都映照着人类在技术、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深刻变迁。它从曾被视作束缚自由的工具,转变为赋能健康的伙伴,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跑步机或许还将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变革。
作者:孙莹莹
审核:朱广思,中国科普作协作者,科学传播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