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这些网红“低卡”食物,可能让你越吃越胖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追求健康和苗条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生酮、轻断食或代餐粉这些减肥方法。近些年,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网红“低卡”代餐,它们包装得既健康又诱人,号称低热量、能饱腹,轻松就能瘦下来。但真相往往并非如此,这些所谓的“低卡”食物里可能藏着不少小陷阱,甚至会让你越吃越胖。

  警惕“健康”营销陷阱

  近几年所流行的干噎酸奶和乳清蛋白面包棒因其宣称的高蛋白、低热量而广受欢迎。然而,干噎酸奶在过滤乳清获得浓稠口感时,会损失大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且过滤过程不除脂肪,其低热量优势也未必存在。同样,乳清蛋白面包棒宣传“和牛奶一样营养”,但实际乳清蛋白含量可能远未达到宣传标准。

  “0蔗糖”“0添加糖”等宣传语常常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一些食品看似配料干净,实则既可能不是“0糖”,也可能添加的不是“蔗糖”。

  国家标准规定,每100毫升(或100克)食品中含糖量≤0.5克即可标注为“0糖”或“无糖”,因此,“0糖”并不意味着完全无糖。有些“0糖”饮料虽未添加单糖和二糖,却依然甜味十足,这是因为使用了甜味剂替代蔗糖,如部分“0糖饮料”中就添加了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高甜度甜味剂。研究发现,长期食用高甜度的甜味剂会扰乱食欲调节机制和味觉,让人对甜味产生依赖,可能导致摄入更多糖分。

  除蔗糖外,饮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加入其他糖类如海藻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以提升口感、降低成本等。果葡糖浆的甜度是蔗糖的1.5至2倍,然而,果葡糖浆中高含量的果糖由于代谢途径与葡萄糖不同,因此过量摄入会增加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及龋齿等健康风险。

  果蔬饮品的“隐形”热量

  很多茶饮品牌会推出一些以羽衣甘蓝、西芹、黄瓜等蔬菜为卖点的所谓“健康饮品”,这些饮品带有轻微苦涩味,让人联想到健康效应,但有些看上去很“健康”的养生饮品其实是隐形的热量炸弹。


  为消除部分蔬菜的苦涩感,增加适口性,饮品店往往会在蔬菜汁中加入蔗糖、蜂蜜或其他调味成分,有些会混合高甜度的水果,这就大大增加了产品中的含糖量。市面上很多奶茶店、鲜榨果蔬汁店销售的果蔬汁,其含糖量通常在8%-10%,与甜饮料、奶茶相差无几。

  知名博主“老爸评测”曾对16款热门果蔬汁进行实测,发现一些号称“纤体茶”“瘦瘦茶”或“小绿瓶”的产品,其热量甚至比普通奶茶还高。例如,某品牌“畅畅小绿瓶”的热量高达183kcal/杯,总糖含量42.26g/杯,相当于9.4块方糖。

  因此饮用纯果汁或蔬菜汁饮品时,建议查看一些食品标签。某些产品由于高糖添加,会迅速升高血糖,不仅对减肥无益,还会给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带来健康风险。

  对于期望通过摄入标榜“低卡”食品以实现体重管理的消费者而言,应保持审慎态度,细致甄别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导性宣传及潜在的健康风险,在种类繁多的商品选择中,挑选适合个人健康需求的食品。


  作者:孙莹莹

  审稿专家: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


这些网红“低卡”食物,可能让你越吃越胖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追求健康和苗条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生酮、轻断食或代餐粉这些减肥方法。近些年,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网红“低卡”代餐,它们包装得既健康又诱人,号称低热量、能饱腹,轻松就能瘦下来。但真相往往并非如此,这些所谓的“低卡”食物里可能藏着不少小陷阱,甚至会让你越吃越胖。

  警惕“健康”营销陷阱

  近几年所流行的干噎酸奶和乳清蛋白面包棒因其宣称的高蛋白、低热量而广受欢迎。然而,干噎酸奶在过滤乳清获得浓稠口感时,会损失大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且过滤过程不除脂肪,其低热量优势也未必存在。同样,乳清蛋白面包棒宣传“和牛奶一样营养”,但实际乳清蛋白含量可能远未达到宣传标准。

  “0蔗糖”“0添加糖”等宣传语常常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一些食品看似配料干净,实则既可能不是“0糖”,也可能添加的不是“蔗糖”。

  国家标准规定,每100毫升(或100克)食品中含糖量≤0.5克即可标注为“0糖”或“无糖”,因此,“0糖”并不意味着完全无糖。有些“0糖”饮料虽未添加单糖和二糖,却依然甜味十足,这是因为使用了甜味剂替代蔗糖,如部分“0糖饮料”中就添加了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高甜度甜味剂。研究发现,长期食用高甜度的甜味剂会扰乱食欲调节机制和味觉,让人对甜味产生依赖,可能导致摄入更多糖分。

  除蔗糖外,饮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加入其他糖类如海藻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以提升口感、降低成本等。果葡糖浆的甜度是蔗糖的1.5至2倍,然而,果葡糖浆中高含量的果糖由于代谢途径与葡萄糖不同,因此过量摄入会增加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及龋齿等健康风险。

  果蔬饮品的“隐形”热量

  很多茶饮品牌会推出一些以羽衣甘蓝、西芹、黄瓜等蔬菜为卖点的所谓“健康饮品”,这些饮品带有轻微苦涩味,让人联想到健康效应,但有些看上去很“健康”的养生饮品其实是隐形的热量炸弹。


  为消除部分蔬菜的苦涩感,增加适口性,饮品店往往会在蔬菜汁中加入蔗糖、蜂蜜或其他调味成分,有些会混合高甜度的水果,这就大大增加了产品中的含糖量。市面上很多奶茶店、鲜榨果蔬汁店销售的果蔬汁,其含糖量通常在8%-10%,与甜饮料、奶茶相差无几。

  知名博主“老爸评测”曾对16款热门果蔬汁进行实测,发现一些号称“纤体茶”“瘦瘦茶”或“小绿瓶”的产品,其热量甚至比普通奶茶还高。例如,某品牌“畅畅小绿瓶”的热量高达183kcal/杯,总糖含量42.26g/杯,相当于9.4块方糖。

  因此饮用纯果汁或蔬菜汁饮品时,建议查看一些食品标签。某些产品由于高糖添加,会迅速升高血糖,不仅对减肥无益,还会给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带来健康风险。

  对于期望通过摄入标榜“低卡”食品以实现体重管理的消费者而言,应保持审慎态度,细致甄别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导性宣传及潜在的健康风险,在种类繁多的商品选择中,挑选适合个人健康需求的食品。


  作者:孙莹莹

  审稿专家: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