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橄榄油“塌房”了?小心!健康油喝多也会胖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你家厨房有橄榄油吗?

  这些年,吃货们的追求早就从“吃饱”升级成了“吃好”——调味料要零添加,蔬菜要有机,连食用油都开始内卷!在众多油界选手中,橄榄油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C位出道,成为健康饮食界的网红。

  但等等!朋友圈疯传的“橄榄油最健康”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健身达人和美食博主都疯狂的油,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image.png

图源pixabay.com

  我们都知道,长期摄入饱和脂肪酸容易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进而增大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而橄榄油作为一种由橄榄果实榨取出的植物油,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维E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高,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它比其他油更健康。但是,研究实验显示,当给小鼠们分别摄入脂肪来源不同的食物(包括牛奶、椰子油、猪油等)时,摄入富含油酸的猪油的小鼠体内前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也就是说摄入更多油酸的小鼠更容易变胖。

  当摄入油酸量在20-30g时,油酸只会促进适量的前脂肪细胞合成,为多余脂肪提供空间,避免脂肪的异位堆积,对身体是有益的。而当摄入油酸量大于50g时,油酸就会促进大量前脂肪细胞合成,引起发胖。所以,虽然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但如果摄入过量,对健康反倒会起副作用。

  那么,除了橄榄油,有哪些油比较推荐食用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中推荐,每日饮食需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饱和脂肪酸可适当多摄入。目前市面上的油主要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所以日常生活更推荐食用植物油。在植物油中,推荐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这几类,不仅价格亲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同时还含有磷脂、维E等多种营养素。另外,亚麻籽油和油茶籽油也值得推荐,前者富含α-亚麻酸这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对神经系统、视网膜发育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后者富含茶多酚、维D等营养成分,有降低体内促炎因子水平等作用。要注意,植物油中的棕榈油和椰子油,虽然都是由植物提取而来,但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占比高(约50%),需控制摄入量。

image.png

图源pixabay.com

  在日常烹调过程中,根据“烟点”选食用油也有讲究。“烟点”就是油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油烟中含有丙烯醛,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所以在烹调时,要根据烹调方式选择不同烟点的油,如煎炸爆炒等需要高油温的情况,就选择烟点高的油。一般来说,标注“精炼”的植物油的烟点较高,而标注“初榨、冷榨”等油的烟点低,不适合来炒菜,前文中提到的橄榄油的烟点低,不适合煎炒,推荐在沙拉拌料里使用更佳。

image.png

图源pixabay.com

  看到这,你是否对食用油有更深的了解?不管是橄榄油还是其他植物油,想要对身体好,切记摄入一定要适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中就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克。而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等人群,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建议再少一些。请牢记科学用油三原则:少量、多样、看烟点——健康饮食从选对油开始!


作者:刘偕欣

审核专家:张婵,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助理、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橄榄油“塌房”了?小心!健康油喝多也会胖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你家厨房有橄榄油吗?

  这些年,吃货们的追求早就从“吃饱”升级成了“吃好”——调味料要零添加,蔬菜要有机,连食用油都开始内卷!在众多油界选手中,橄榄油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C位出道,成为健康饮食界的网红。

  但等等!朋友圈疯传的“橄榄油最健康”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健身达人和美食博主都疯狂的油,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image.png

图源pixabay.com

  我们都知道,长期摄入饱和脂肪酸容易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进而增大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而橄榄油作为一种由橄榄果实榨取出的植物油,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维E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高,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它比其他油更健康。但是,研究实验显示,当给小鼠们分别摄入脂肪来源不同的食物(包括牛奶、椰子油、猪油等)时,摄入富含油酸的猪油的小鼠体内前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也就是说摄入更多油酸的小鼠更容易变胖。

  当摄入油酸量在20-30g时,油酸只会促进适量的前脂肪细胞合成,为多余脂肪提供空间,避免脂肪的异位堆积,对身体是有益的。而当摄入油酸量大于50g时,油酸就会促进大量前脂肪细胞合成,引起发胖。所以,虽然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但如果摄入过量,对健康反倒会起副作用。

  那么,除了橄榄油,有哪些油比较推荐食用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中推荐,每日饮食需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饱和脂肪酸可适当多摄入。目前市面上的油主要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所以日常生活更推荐食用植物油。在植物油中,推荐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这几类,不仅价格亲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同时还含有磷脂、维E等多种营养素。另外,亚麻籽油和油茶籽油也值得推荐,前者富含α-亚麻酸这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对神经系统、视网膜发育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后者富含茶多酚、维D等营养成分,有降低体内促炎因子水平等作用。要注意,植物油中的棕榈油和椰子油,虽然都是由植物提取而来,但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占比高(约50%),需控制摄入量。

image.png

图源pixabay.com

  在日常烹调过程中,根据“烟点”选食用油也有讲究。“烟点”就是油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油烟中含有丙烯醛,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所以在烹调时,要根据烹调方式选择不同烟点的油,如煎炸爆炒等需要高油温的情况,就选择烟点高的油。一般来说,标注“精炼”的植物油的烟点较高,而标注“初榨、冷榨”等油的烟点低,不适合来炒菜,前文中提到的橄榄油的烟点低,不适合煎炒,推荐在沙拉拌料里使用更佳。

image.png

图源pixabay.com

  看到这,你是否对食用油有更深的了解?不管是橄榄油还是其他植物油,想要对身体好,切记摄入一定要适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中就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克。而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等人群,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建议再少一些。请牢记科学用油三原则:少量、多样、看烟点——健康饮食从选对油开始!


作者:刘偕欣

审核专家:张婵,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助理、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