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大米,如何成为主食中的扛把子?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生活与情感总是与土地与粮食相关。人们用丰收表达喜悦,在新年祝福中写上“五谷丰登”。纵然南北饮食多差异,大米,仍然是五湖四海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那么,大米,到底是如何走入百姓家的呢?

image.png

图源:Unsplash


“五谷”与水稻

  现今,人们用五谷来指代各种粮食作物。但在历史上,五谷的构成说法不一,目前一般认可“稻、菽、麦、稷、黍”的说法。稻,即我们常说的水稻,其子实经过加工处理后即大米。我国有着悠久的稻作历史,也孕育了灿烂的稻作文明。学者认为:“起源于万年前的水稻,经过数千年的缓慢发展,到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成为继小米和小麦之后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最近五百年来,虽然受到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外来作物的挑战,其优势地位仍没有被撼动。”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也成为主食界中的扛把子。

米饭很重要

  有人觉得米饭很平淡,但朴素的米饭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提供者。每百克大米可提供77.2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也是人体优先利用且最经济的能量来源。碳水摄入不足会危害身体健康,低血糖症状随之而来。除了碳水化合物,每百克大米可以提供7.9克蛋白质和其他的微量元素,大米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容易患脚气病、口舌炎等多种疾病。如此看来,平淡的大米饭的贡献真不小。

image.png

图源:Unsplash


如何吃好饭?

  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与营养学知识的丰富,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化为吃好。在主食的选择上,要记住“粗细搭配”,不能只吃精米精面。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煮饭或者粥时混合搭配一些粗粮,比如糙米、燕麦、黑米、荞麦米和杂豆类(芸豆、绿豆等),或者土豆、红薯等薯类。粗粮的添加既可补充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还能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肥胖。当然,完全吃粗粮的做法也不可取,粗粮中膳食纤维较高,不易消化,且过度摄入后会降低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对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粗粮的摄入量。

  另外,还要注意烹调方式,顿顿炒饭会大大增加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容易能量过高并提高升糖指数。一句“吃饭了吗”的问候由来已久,在生活的烟火气中,看似不起眼的大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能量”。


作者:程芳洁

审核老师: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

大米,如何成为主食中的扛把子?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生活与情感总是与土地与粮食相关。人们用丰收表达喜悦,在新年祝福中写上“五谷丰登”。纵然南北饮食多差异,大米,仍然是五湖四海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那么,大米,到底是如何走入百姓家的呢?

image.png

图源:Unsplash


“五谷”与水稻

  现今,人们用五谷来指代各种粮食作物。但在历史上,五谷的构成说法不一,目前一般认可“稻、菽、麦、稷、黍”的说法。稻,即我们常说的水稻,其子实经过加工处理后即大米。我国有着悠久的稻作历史,也孕育了灿烂的稻作文明。学者认为:“起源于万年前的水稻,经过数千年的缓慢发展,到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成为继小米和小麦之后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最近五百年来,虽然受到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外来作物的挑战,其优势地位仍没有被撼动。”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也成为主食界中的扛把子。

米饭很重要

  有人觉得米饭很平淡,但朴素的米饭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提供者。每百克大米可提供77.2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也是人体优先利用且最经济的能量来源。碳水摄入不足会危害身体健康,低血糖症状随之而来。除了碳水化合物,每百克大米可以提供7.9克蛋白质和其他的微量元素,大米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容易患脚气病、口舌炎等多种疾病。如此看来,平淡的大米饭的贡献真不小。

image.png

图源:Unsplash


如何吃好饭?

  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与营养学知识的丰富,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化为吃好。在主食的选择上,要记住“粗细搭配”,不能只吃精米精面。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煮饭或者粥时混合搭配一些粗粮,比如糙米、燕麦、黑米、荞麦米和杂豆类(芸豆、绿豆等),或者土豆、红薯等薯类。粗粮的添加既可补充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还能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肥胖。当然,完全吃粗粮的做法也不可取,粗粮中膳食纤维较高,不易消化,且过度摄入后会降低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对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粗粮的摄入量。

  另外,还要注意烹调方式,顿顿炒饭会大大增加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容易能量过高并提高升糖指数。一句“吃饭了吗”的问候由来已久,在生活的烟火气中,看似不起眼的大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能量”。


作者:程芳洁

审核老师: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