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熬夜党必看!吃宵夜和饿着睡哪个危害大?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你是“熬夜党”吗?每当夜幕降临,疲惫了一天的你是不是才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正准备通过“报复性熬夜”来犒劳自己,可熬着熬着,肚子总会不合时宜地发出声响。

image.png

图源:pexels

  这时候吃还是不吃?确实是个问题,这两种行为哪种对身体影响更大呢?一起来看。

  很多人担心自己吃宵夜会长胖,但其实,两者本身没有太大关系。长胖是因为身体摄取的热量大于所消耗的,多出来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而当代社会加班、工作压力大已成常态,到了晚上10点发现饥肠辘辘,吃点宵夜无可厚非。

  当然,宵夜也不能吃太多。有一种病叫做“夜食综合征”。这类人群一到晚上就食欲大增,白天反而不怎么想吃东西,晚饭结束后的能量摄入占全天的50%以上,还经常半夜吃零食(每周超过3次,持续3个月以上)。他们的能量摄入远高于普通人,肥胖发生率高。

  除了长胖,吃宵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以下影响:

  ·引发消化道疾病:经常半夜进食,会加重肠胃负担,造成胃胀、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

image.png

图源:pexels

  ·增加胆固醇浓度:宵夜食物往往脂肪含量高、重口味,而长期摄入这类高脂高盐食物,不仅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同时也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也就是俗称的“坏胆固醇”,其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降低睡眠质量:晚上进食,身体各器官不能真正休息,仍要继续工作,导致大脑兴奋度增强,从而让身体各处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饿着肚子睡觉同样不提倡。胃肠空腹时间不宜超过10小时,如果空腹时间过长,胃酸会侵蚀胃黏膜屏障,容易引起胃病;导致血糖降低,可能入睡困难,难以进入深度睡眠;还会引起记忆力的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

  那么,宵夜应该怎么吃呢?

  建议在睡前1-2小时吃宵夜,比如计划11点多睡觉,在9点半之前吃完宵夜;尽量选择清淡、健康的食物,比如水果、全谷物、豆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脂肪含量低,易消化吸收。

  最后提醒大家,深夜饥饿感与宵夜诱惑都是“晚睡”惹的祸,与其在“吃与不吃”之间反复挣扎,不如从根本上调整作息时间,从今晚开始,早点放下手机,给自己充分的睡眠时间。

  

作者:史腾宇

审稿专家: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


熬夜党必看!吃宵夜和饿着睡哪个危害大?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 2025-09-01

  你是“熬夜党”吗?每当夜幕降临,疲惫了一天的你是不是才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正准备通过“报复性熬夜”来犒劳自己,可熬着熬着,肚子总会不合时宜地发出声响。

image.png

图源:pexels

  这时候吃还是不吃?确实是个问题,这两种行为哪种对身体影响更大呢?一起来看。

  很多人担心自己吃宵夜会长胖,但其实,两者本身没有太大关系。长胖是因为身体摄取的热量大于所消耗的,多出来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而当代社会加班、工作压力大已成常态,到了晚上10点发现饥肠辘辘,吃点宵夜无可厚非。

  当然,宵夜也不能吃太多。有一种病叫做“夜食综合征”。这类人群一到晚上就食欲大增,白天反而不怎么想吃东西,晚饭结束后的能量摄入占全天的50%以上,还经常半夜吃零食(每周超过3次,持续3个月以上)。他们的能量摄入远高于普通人,肥胖发生率高。

  除了长胖,吃宵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以下影响:

  ·引发消化道疾病:经常半夜进食,会加重肠胃负担,造成胃胀、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

image.png

图源:pexels

  ·增加胆固醇浓度:宵夜食物往往脂肪含量高、重口味,而长期摄入这类高脂高盐食物,不仅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同时也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也就是俗称的“坏胆固醇”,其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降低睡眠质量:晚上进食,身体各器官不能真正休息,仍要继续工作,导致大脑兴奋度增强,从而让身体各处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饿着肚子睡觉同样不提倡。胃肠空腹时间不宜超过10小时,如果空腹时间过长,胃酸会侵蚀胃黏膜屏障,容易引起胃病;导致血糖降低,可能入睡困难,难以进入深度睡眠;还会引起记忆力的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

  那么,宵夜应该怎么吃呢?

  建议在睡前1-2小时吃宵夜,比如计划11点多睡觉,在9点半之前吃完宵夜;尽量选择清淡、健康的食物,比如水果、全谷物、豆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脂肪含量低,易消化吸收。

  最后提醒大家,深夜饥饿感与宵夜诱惑都是“晚睡”惹的祸,与其在“吃与不吃”之间反复挣扎,不如从根本上调整作息时间,从今晚开始,早点放下手机,给自己充分的睡眠时间。

  

作者:史腾宇

审稿专家: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