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现代人的爱与痛
熬夜,现代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又在熬夜”是一种常态,“想要熬夜”是一种普遍想法,“不要熬夜”又何尝不是一种恐惧。很多人的睡眠习惯都在熬夜的浪潮中改变,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入睡时间为凌晨00:01,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万籁俱寂的夜晚,我们到底在熬什么?
熬夜的原因,总是不一样
在熬夜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繁忙的工作,白天完不成的工作任务只有放到夜里来完成,可以算作一种“被动熬夜”。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只能无奈熬夜,睁眼等天明。但是,也有很多人,陷入了“报复性熬夜”的泥淖,虽然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情,也知晓熬夜的危害,但还是想拥有“自己的时间”。有专家将这种行为归结为“补偿心理”:每个人都需要一种“与外界没有互动或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也就是“个人空间”。因此 ,白天工作越是繁忙、工作压力越是大的人,就越容易通过熬最久最深的夜来弥补自己。
工作的人如此,在校大学生的熬夜问题也不鲜见。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睡眠问题的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在零点后入睡,更有19%的人入睡时间超过凌晨两点。对于尚未走入职场的他们来说,熬夜很多时候是为了娱乐,和手机成瘾密切相关,小屏幕和短视频的精彩,也正在慢慢剥夺他们的睡眠时间。不过,即使身处校园,也有学生因为备考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通过熬夜来寻求释放。
熬夜真的有害
熬夜的危害早已经老生常谈,但是长期睡眠剥夺的后果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多重伤害。当身体的生物节律被扰乱破坏,会带来身与心的问题,想要恢复也非一夕可成。熬夜后,往往容易出现如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差、饮食障碍、健忘、情绪低落等诸多问题。
最可怕的是熬夜会影响人的免疫力,数据显示,成年人只要连续几个晚上不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免疫功能就会严重下降,许多疾病就会找上门,如带状疱疹、真菌感染等。混乱的睡眠还影响内分泌和心血管健康。研究发现,熬夜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5倍以上,会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病风险。对女性来说,熬夜除了会带来长痘等皮肤问题,还会增加女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风险。
如何降低熬夜带来的伤害?
一般来说,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在晚上11点到早上6点,越晚睡危害越大。道理虽如此,但总有原因会熬夜,只能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伤害。首先,熬夜后可以补觉,躺在床上“休养”,没有大段时间补觉的话,也可以安排午休或小憩。熬夜后,也要注意饮食,尽量做到清淡营养,不要吃高糖、高盐、油炸食物,可以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低热量食物。如补觉后,精力有所恢复,也可以适当运动,舒缓疲劳,切忌熬夜后仍高强度锻炼。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入睡过晚等都属于熬夜,纵然夜晚思绪万千,也要牢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早一点放下手机和心事,睡觉也可以是“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
审稿专家:尹铁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图片来源:unsplash
熬夜,现代人的爱与痛
熬夜,现代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又在熬夜”是一种常态,“想要熬夜”是一种普遍想法,“不要熬夜”又何尝不是一种恐惧。很多人的睡眠习惯都在熬夜的浪潮中改变,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入睡时间为凌晨00:01,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万籁俱寂的夜晚,我们到底在熬什么?
熬夜的原因,总是不一样
在熬夜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繁忙的工作,白天完不成的工作任务只有放到夜里来完成,可以算作一种“被动熬夜”。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只能无奈熬夜,睁眼等天明。但是,也有很多人,陷入了“报复性熬夜”的泥淖,虽然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情,也知晓熬夜的危害,但还是想拥有“自己的时间”。有专家将这种行为归结为“补偿心理”:每个人都需要一种“与外界没有互动或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也就是“个人空间”。因此 ,白天工作越是繁忙、工作压力越是大的人,就越容易通过熬最久最深的夜来弥补自己。
工作的人如此,在校大学生的熬夜问题也不鲜见。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睡眠问题的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在零点后入睡,更有19%的人入睡时间超过凌晨两点。对于尚未走入职场的他们来说,熬夜很多时候是为了娱乐,和手机成瘾密切相关,小屏幕和短视频的精彩,也正在慢慢剥夺他们的睡眠时间。不过,即使身处校园,也有学生因为备考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通过熬夜来寻求释放。
熬夜真的有害
熬夜的危害早已经老生常谈,但是长期睡眠剥夺的后果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多重伤害。当身体的生物节律被扰乱破坏,会带来身与心的问题,想要恢复也非一夕可成。熬夜后,往往容易出现如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差、饮食障碍、健忘、情绪低落等诸多问题。
最可怕的是熬夜会影响人的免疫力,数据显示,成年人只要连续几个晚上不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免疫功能就会严重下降,许多疾病就会找上门,如带状疱疹、真菌感染等。混乱的睡眠还影响内分泌和心血管健康。研究发现,熬夜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5倍以上,会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病风险。对女性来说,熬夜除了会带来长痘等皮肤问题,还会增加女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风险。
如何降低熬夜带来的伤害?
一般来说,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在晚上11点到早上6点,越晚睡危害越大。道理虽如此,但总有原因会熬夜,只能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伤害。首先,熬夜后可以补觉,躺在床上“休养”,没有大段时间补觉的话,也可以安排午休或小憩。熬夜后,也要注意饮食,尽量做到清淡营养,不要吃高糖、高盐、油炸食物,可以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低热量食物。如补觉后,精力有所恢复,也可以适当运动,舒缓疲劳,切忌熬夜后仍高强度锻炼。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入睡过晚等都属于熬夜,纵然夜晚思绪万千,也要牢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早一点放下手机和心事,睡觉也可以是“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
审稿专家:尹铁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图片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