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老三”的科普路

给公众解读一件事,绝非易事。

在力学科普领域,有一个笔名为“力学老三”的科普工作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程师郭亮。翻开郭亮的履历,我们会注意到,他不仅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科普部部长,而且还出任很多机构的科普专家,包括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专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栏目专家,等等。此外,他也是多档科普、科技类节目的常客,比如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十套、纪录片频道,湖南卫视,北京卫视,辽宁卫视,腾讯,优酷等。

经过几年在科普一线的实践,郭亮也对科普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也期望能够通过科普工作来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908

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381590

从组织科普讲座到爱上科普工作

2009年,郭亮到中国力学学会工作,主要负责学术交流。后来在中国科协的部署下,郭亮协助组织了一些科普讲座和活动。在落实讲座和活动的过程中,郭亮渐渐地发现了科普活动与学术交流的差异。因为“学术交流的正式场合,大家都是小同行交流才有可能有一定的火花碰撞,而大同行的报告,基本就是简单听听,很多时候连问题都不会提出。”而科普则是完全另一番景象,“公众的热情,青少年的需求,非常强烈,经常是“缠着”报告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郭亮开始爱上了科普这个工作。

当然,对于郭亮来说,对科普的认知也是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起初,他觉得科普是“将自己熟悉学科中的某一个我从事或者能够完全理解的东西,给公众解读,或者将自己做的科研工作说清楚。”这实际上也印证了卢瑟福的一句名言,那就是:如果你不能将自己的工作解释给实验室擦地板的女清洁工,那么说明你完全不理解自己的工作。

虽然在郭亮看来,这仅仅是科普的最基本要求,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因为这对于科普人员来说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或者说需要做到厚积薄发,需要触类旁通。

当然,因为有着很好的学术背景,郭亮也开始从科普之于学术研究的作用的视角来看待科普工作,他认为,科普对于科研人员也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量都是有限的,而科普是打开某个新领域认知最好的方式。因为“即使我在学术圈讲一些大领域的科普内容的时候,台下的科研人员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很多时候还会引发大量的讨论。”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916

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381590

要把受众放在第一位

虽然说科普的目标对象是普通公众,但是我们也需要对受众进行细分,或者说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对象,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局面,讲者在台上口若悬河,听众在台下味同嚼蜡。这样的错位应该说很常见,但是究其根本,就在于双方没有在一个平台上,或者说讲者没有搞明白目标对象。

所以,郭亮把科普对象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最简单的,就是他有学习的需求,这些对象,只需要将内容拆解到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让他们自己再去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点即可,这类人也是互动性和反馈性最好的。

第二类是猎奇的,带着好奇心,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了解。这些人的选择性很强,能够投入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要精选内容,将有意思的部分突出,进而拉他们进来。

第三类是最难的,就是本身不觉得自己有被科普的需求,完全不清楚自己的喜好,这些人可能是被学校强制安排来听讲座的学生,也可能是在电视或者抖音前偶尔换台看到科普内容的公众,如何让这些人从不知道自己需要被科普,升级为上述第二类甚至第一类人,这个是科普圈最需要努力的地方。

当然,他也坦言,市场是推动传播的前提,没有市场的推动,就没有机会让第三类人看到科普内容。

在搞清楚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科普从业者也有很多课外工作要做。比如,要对传播的内容加以丰富,这就需要“敢于拓展到自己研究之外的内容来进行科普”,然而,这可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质疑。但是,在郭亮看来,“这类似于我们写综述文章,你要引用其他人的工作,做好功课,尽量不出错,那么大家就会认可你,毕竟你为这个领域的推广做出了努力。”

此外,郭亮觉得,通过科普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比如他提到“在与《走近科学》制片人交流的时候,才第一次认知到,那些所谓的装神弄鬼的节目,真的是在广大农村非常强烈的需求,因为他们至今也会相信鬼神祭拜这些超自然现象的存在。”

这实际上给科普从业者提出了一个难题或者说困境,那就是“给公众科普要完全兼顾这两类人群的需求,既要让能学的人吃饱,还要让基础差的人感兴趣并且有收获,这个需要非常精巧的设计。”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923

(该图片由郭亮老师本人提供)

381590

科普的方法十分重要

虽然科普还没有成为一个学科,甚至绝大多数从事科普的人都是“半路出家”的,但是他们在科普的道路上摸爬滚打而抽象出来的一些经验也可以上升为科普的方法论。与此同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方法,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一些具有共通性的方法也已经成为了科普领域的同行比较认可或者推崇的。

虽然承认自己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科普方法训练或者培训,但是郭亮通过自我总结,还是找到了一些自认为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首先就是要善于利用热点话题,因为热点事件一定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传播最快的话题,因而借助于热点话题,抽丝剥茧地阐述其中的科学内容必然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次就是要明白,公众不喜欢被教育,他们“喜欢猜谜语或者看魔术”,也就是说只有先吸引了他,然后再揭穿迷底或者魔术的奥秘,这样就更可能让他们感兴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是反直觉的,这实际上也是需要科普从业者了解和认识到的现实。

再次就是科普需要拉近与公众的距离,用时下的流行语来套用科学内容,直白一点说,就是科普要“说人话”。对于郭亮来说,他经常会先用一些专业的方式来讲一下问题,大概30秒,然后自己否定掉自己,用“土味情话”再说一次,公众的距离就一下子拉近了。

微信图片_20201125094000

(该图片由郭亮老师本人提供)

381590

科普的生态在日益完善

当前,很多科研人员做科普还是出于责任感或者自我效能,比如郭亮就发现,身边非常优秀的科研人员为了孩子,去学校做科普讲座,自己准备素材,最后的效果非常棒。但是如何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或者说学术“大牛”也在科普上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则需要制度的完善。

不过情况在持续好转中,比如在“科技三会”后,科普人员的数量在持续增加,尤其是年轻的科研人员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科普领域。而且相关部门也在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措施,鼓励或者要求科研人员在承担项目的同时要兼顾一些科普工作,比如今年4月29日发布的一份有关文件就要求,基础研究要把科普作为结题的必要条件。郭亮表示,这是很多热衷于科普的人多年来一直期盼的,“虽然初期可能还是某种程度的靠大家自觉,但是越往后,应该规定越细,这就非常难得了。”如果从财政投入的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拿了纳税人的钱,有义务给公众解读自己的内容,以此形成整个社会的正向循环,“我们这方面也在不断改善,还是需要从体制和制度上加强,这样才能效果更明显。”

另外一点就是,“由于互联网发展的带动,精巧的科普内容传播的速度惊人,激起了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参与的兴趣,毕竟很多内容制作者不是用自己的工作来进行科普,而该项工作内容的本尊其实也有发言的需求,这种反向倒逼也是现在科普生态发展的动力。”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推动科普生态的不断完善。

微信图片_20201125093955

(该图片由郭亮老师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