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剃刀不是“剃须刀”

这位科普大V、科学松鼠会会员对科普传播有何独到的讲解呢?

熟悉科学史的朋友应该都在某种场合听说过所谓的“奥卡姆剃刀原理”,这是一个由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原理,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或者通俗地说就是简单直接才最有效。或者用美国化学家霍夫曼(Roald Hoffmann)的话说就是,好的理论,就要尽可能地简单,你把它一减再减,直到再减就什么都剩不下为止。因为剩下的每一条都是本质性的。

实际上,在自媒体上就活跃着一位以“奥卡姆剃刀”为网名的网络科普达人,他本名张弛,是科学松鼠会会员,通信领域的科普专家,也是微博签约自媒体,2020年初又在今日头条上多次现身讲科普。

记得在2018年微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V影响力峰会上,“奥卡姆剃刀”获得了一个奖项,他在领奖的时候说终于有人说对了自己的网名,以前总有人会有意无意地把他叫做“奥卡姆剃须刀”

微信图片_20200915134143

376657

我做科普的初衷是“打假”

对于笔者访谈过的一些网络科普达人来说,他们从事科普总是有一些契机,或者说一些由头。对奥卡姆剃刀来说,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和出发点。

2005年左右,他对社会上一些猖獗的伪科学现象感到深恶痛绝,尤其是当时热炒的水变油现象,民间地震预测,妖魔化电磁辐射,反相对论的活动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打着科学旗号混淆视听的行为,但是对于不明真相的群众来说,这些伪科学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甚至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伤害。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侠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的那样,“迷信通常发生的知识的边界处以及人类认知处于情感化阶段……任何高级迷信都要把自己伪装成一种与科学理论高度相似的形式,即让受众把自己当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备选理论。他们只是借用了科学理论的形式便可以轻易搭讪科学的便车以最小的认同阻力俘获最大数量的受众并以此获得超额收益这才是迷信生命力顽强的根源所在。”

有鉴于此,奥卡姆剃刀认为有必要对这些谣言进行批驳,还原事情的真相和本来面目,于是他开始科普“打假”活动。他不仅在微博上写科普,而且还利用很多线下的机会做科普报告,尤其是近年来开始在自媒体上录制科普视频。经过10余年的努力,他自认为“也扭转了一些社会认知,例如现在公众对基站手机等电磁辐射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的恐惧了,”这也是科普久久为功的一种作用的体现。

奥卡姆剃刀微博

奥卡姆剃刀的微博主页

就像“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什么是科普,不同的网络科普达人也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一方面表明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明确科普的内涵与外延,确立科普的边界,另外一方面也表明社会对于科普的需求是多元的,是多维的。但是不论这些实践者如何看待科普,但是至少有一些核心元素是不可或缺的,比如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等,只是他们界定科普的方式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有些是从目标对象出发的,有些是从科普内容出发的。

在奥卡姆剃刀看来,科普要做到通俗易懂,“仅仅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能完全理解的科学传播,就是科普。”而且科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科学知识,二是传播科学思维,“其中理性逻辑的科学思维才是科普传播的重点。”当然,这里说的作用还比较泛泛,因为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待科普的作用,比如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再比如科普对于从事科普的人,对于科学共同体,对于全社会或者说受众,等等。

奥卡姆剃刀说道,科普是一个让知识更加通透的过程,因为通透化的专业理解是做好科普的前提。实际上这也是对于从事科普的人的一种要求,毕竟只有你自己完全明白了,你才能跟别人讲清楚,正所谓“深入”方能“浅出”。

376657

媒体在科普中不能“缺位”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被认为是科普的“二传手”,它们衔接起了科学与公众这两极。但是对于媒体如何做好科普仍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空白”。

随着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日益丰富与多元,传统媒体往往在科普方面会有所延迟,因为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厚积薄发,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厚积薄发,一篇报道会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调研和反复研究推敲,往往质量较高,但却有两个缺点,一是单向宣贯,二是时效性差。”而新媒体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更符合当前公众的需求,但是我们不能厚此而薄彼,需要自媒体和传统媒体齐头并进,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媒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作为从事科普的专门人士来说,如何跟媒体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是需要磨练的一种技能。比如传统媒体的既定立场和先入为主的态度是否会影响科学内容的传播与表达。实际上对于任何媒介来说,议程设置和框架都会显性或隐性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传统媒体上或者说有把关机制发挥作用的媒介平台上,很多观点最终可能会被“选择和裁剪,”最终成为了媒体内从业人员的一种看法。这也就要求科普人员在同媒体交流的时候要学会所谓的“薄切”和“投喂”。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扭曲内容,而是要让信息尽量简化和精确,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断章取义,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更精准的传播。微信图片_20200915134151_副本


376657

做科普也需要有方法

做好科普,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对象,同时也要“抛弃以科学内容为主体的思维,转变为以受众的需求为主体。”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从我想告诉你什么向你想知道什么转变,这虽然有些“投其所好”的成分在,但是其优势则在于能够与目标受众建立起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是开展的科普的基础。奥卡姆剃刀认为,“具体做法就是紧跟时事热点,提供科学辨析的角度,帮助公众在关注社会热点的同时,发现更有价值的科学视角,接受科学观点,并理解科学思维。”

至于具体的方法论,奥卡姆剃刀提到了两个屡试不爽的方式。“一是设定受众是仅有通识教育基础但毫无专业认知的初中学历人士,内容不出现专业术语,叙事论理中采用直接逻辑,且大量使用比喻和举例子的方法。二是从共鸣上入手,科普中也带有态度和立场,要打动人心获取共鸣,同时还要有洞察和互动。”

而且在他看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把科研做成科普,同时也要把科普做成科研(即用科研的态度来对待科普),但是科研与科普的方法论存在着差异,“越是习惯于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家,就越难以做好科普。”因为科普效果更取决于对公众传播心理学的深刻研究与感悟。在这方面,奥卡姆剃刀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说,“我曾做过很多科普视频,个人觉得水准都一致的,但传播效果大相径庭。有的播放量是过千万,有的不过一两万,这就跟学术水准无关,而是有的引发了公众共鸣,而有的则偏离了公众的心理期待。”

微信图片_20200915134157

376657

科普的生态需要在基层扎根

要让科学文化真正地成为具有最大社会共识的文化,就需要注重科普生态的建设。只有完整的生态链,那么各个链条或者环节上的科普从业者和科普内容才能真正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科普的持续发力。因为“对科学界来说,科普是有助于本行业被社会认知的宣传。”但是如果生态不友好,那么科学界就未必能够真正认识到科普的作用,而公众也未必会把科普看作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培养辨析能力的重要社会资源。”

因而,在奥卡姆剃刀看来,当前的科普生态还不够接地气,现状仍然是“一帮热衷科普的博士,在给北上广深大学毕业的时尚年轻人做科普,而这些受众却普遍属于国内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所以科普的主题对象应该是“三线以下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初中文化年轻人,”否则科普生态就难以落地。但是因为存在着一定的知识梯度,如何让这种生态更加落地,更多地在基层扎根,则需要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从业者共同努力,推动科普理论与实践的“双升级”。

本文图片均由张弛老师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