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梓颐:用科普带你走进深邃的夜空

从十余年拍摄星空并开展科普的经验出发,叶梓颐总结出了做好科普的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倾听,洞察和出圈。

2020年6月21日,恰逢夏至,而十年一遇的日环食也将如期出现在天空中上演。厦门是国内能看到环食的区域之一,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航班停飞,她不得不跟几个朋友一起从北京自驾出发,日夜兼程奔袭2000多公里,只为了拍摄下最美的画面。

她就是叶梓颐,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签约摄影师,Discovery探索频道中国区首位签约创作人,TED Guangzhou、中科院Self讲坛、新华社新青年讲者。她的极光摄影作品获得2016年“地球与天空”国际摄影大赛,“夜空之美”组冠军。2017年获得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奖项,并被英国海事博物馆永久馆藏。她的作品《发光的乌尤尼盐沼》被NASA选为天文每日一图,等等。

叶1

1

一眼万年,与星空结缘

15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她首次将目光望向了深邃的夜空,对于普通人来说,夜空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头顶的几颗星星,而且在光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想看到满天星斗也并非易事了。然而,对于叶梓颐来说,这一“望”便结下了她后来与夜空,星星以及宇宙的不解之缘。她拿着活动星图,对照着天上一个个星点,寻找它们的名字、方位。也许从那时起,就注定她会在未来走上“追星逐日”的道路。

自从与星空结缘后,哪里有神奇的天象,哪里就能看到叶梓颐的身影。她有时候孑然一身,深入人迹罕至之处,欣赏和记录宇宙之美,同时也用行动传达着对太空和宇宙的热爱。

2009年7月22日,叶梓颐在上海第一次看到日食,开始拍摄星空和特殊天象。2013年11月3日,叶梓颐远赴肯尼亚追日,日全食在最关键时刻被乌云挡住。2015年3月,叶梓颐跨越大半个地球,走过四万里路到北极追日。

日全食与轩辕十四

叶梓颐作品:日全食与轩辕十四

当然,除了拍摄各种震撼的大片之外,叶梓颐也通过各种平台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拍摄技巧,以及教授公众辨别天体,让更多的人识“星”和追“星”。

她把大学中学到的传播学和广告学专业知识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传达信息,而这对于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甚至是一种新的“技能点”。在接触社交媒体之后,她“发现有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即时地了解天文天象,我拍摄的星空照片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喜爱,从那时起就作为一个星空摄影师展现宇宙之美的同时也做科普。”

在叶梓颐看来,社交媒体给半路转行的人从事科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因为“知识的壁垒相对来说被打破了许多,通过搜集可靠信源、总结归纳的方式就可以学习并吸收为自己创作的蓝本。”同时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也让更多的人兼具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因而那些有分享欲望,同时也有优质内容的人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分享和传播自己的内容,叶梓颐还成立了工作室,专注于科普内容的制作,输出和传播。

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星空的使命感,当然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喜爱,或者中二一点叫使命感,我觉得真的是很难用爱发电坚持下来的。”

冰河湖的浮冰与极光

叶梓颐作品:冰河湖的浮冰与极光

1

科普需要接地气和“蹭热点”

我们常说科普要接地气,实际上更多的是指科普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受众身边的可见之物,可见之事等作为出发点,或者说在讲大道理之前先说点小确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拉近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叶梓颐不太习惯用科普这个词语,因为她觉得这“感觉有种居高临下普罗众生的感觉”。所以她更偏向于采用科学传播的说法,也就是要强调传受双方的对等性,或者说交流。也许是大部分时间都要独自静静地“潜伏”在某个地方,而那些天空中乍现的“高光”时刻除了镌刻在自己的记忆里,就只能储存在相机中,而再次与人分享的时候,这些画面可能已经脱离了它们原有的情境,所以叶梓颐有着更多与人交流的愿望,同时也愿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也是她更注重科学“传播”的原因之一吧。

极光女神的裙摆

叶梓颐作品:极光女神的裙摆

她在访谈中提到,“作为科普作者,大家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知识是我们应该利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接地气的表现,因为只有公众有意愿去了解和接受某些东西,我们才有了对这些东西进行传播的基础,进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谈及用科学来提升人们的素养,培育科学理性等等。

当然,热点事件和话题也是开展科学传播的好时机,叶梓颐也毫不避讳地谈到了要“蹭热点”。当然这并非是拙劣地蹭热点,而是要用科学内容去“蹭”。“能够很好地通过热点话题传播自己领域内的知识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技能,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广博的跨领域知识。”叶梓颐如是说。

1

更注重科学精神的传播

400多年前,伽利略首次把望远镜指向了天空,望向了月球,并且做出了一系列惊人的发现,其中就包括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打开了近代天文学的大门。

如今,人们享受着科学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福祉,但是似乎对科学和技术的认知程度却并不尽如人意,萨根曾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这也是我们需要去开展科普的一个原因。

当然,我们说的科普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甚至更加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用叶梓颐的话说就是,科普的作用“在于满足求知欲和撬开麻木。”试图通过科普来纠正人们既有的错误或者说修订原有的知识体系,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强行科普容易产生心理学上的‘逆火 ’效应”。与此同时,每个人的 “知识树和技能树都是有限的”,单纯对知识进行的科普也可能是无穷无尽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激发大家对于世界的渴求和探索的能力。”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科学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便有了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而实际上知识的增加是指数级的,叶梓颐的科普视频“不一定每一期都让人了解一个非常艰深的道理”,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些娱乐化的因素,当然这些因素也是为了策应科学内容,并不会厚此而薄彼,毕竟她仍然坚持通过各种内容和形式来传播科学和科学精神。

飞机上的极光

叶梓颐作品:飞机上的极光

同时,在叶梓颐看来,科学精神的传播并不一定必然跟市场化有冲突,她也曾经接拍过非常重量级的商业广告。“正因为有了钱的支持,才能产出更好的内容。”这是叶梓颐的一种立场,也是很多职业科普人在系列访谈中表达过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叶梓颐来说,“我们在做的《城市观星指南》节目,没有任何商业植入,完全是用完全是用其他节目获得的收益来制作这么一个节目……我觉得我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养活一个团队了。”这既是科普与商业结合的一种模式,也有助于生产出更多的科普内容。

1

科普要善于“出圈”

有一句流行的嗑儿,叫圈子不同,别硬融。而实际上科普也需要出圈,也就是说要融入其他圈子。做科普如果不出圈,那就还是一小群人在自己的圈子里自娱自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热外冷。如此一来,科普就难以形成外部性或者说外溢效应。

实际上,叶梓颐接拍商业广告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出圈”,或者说是科普与商业的融合,把科学元素与商业需求结合起来,有时候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举个例子,《生活大爆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普节目,但是它却有丰富的科学内容,甚至近期还有一本书专门论及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学。

叶梓颐认为,“知识是少数人掌握并且高高在上这样观念的时代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了。”说人话,也就是把艰涩的知识转化为即便小孩子也能听得懂的话才是最难的,但同时也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在这方面,视频或者照片具有强大的优势,因为它能够调动受众各种感官,进行互动,这也是“传播”的一个独特属性。

从十余年拍摄星空并开展科普的经验出发,叶梓颐总结出了做好科普的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倾听,洞察和出圈。也就是用传播的思维来从事科普,对于热点事件和媒体属性要有敏感性,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以及看到更广阔的领域,并为己所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1

期冀更多支持,持续投身科普

叶梓颐一直强调自己是野路子,因为她算是“半路出家”的,但是旺盛的求知欲让她在天文科普中站稳了脚跟。她“也一直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甚至会为了一个突然的疑问翻遍参考资料找寻答案。”

而纵观当前的科普现状,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以爱好为导向的科普人员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这也印证了“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因而叶梓颐希望从事科普的人可以拧成一股绳,尽量减少彼此的内耗。同时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不同领域的科普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彼此促进,这样有助于产生更有趣的创意火花,同时也是“良性的创作过程”,而这离不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科普能够,可以,也应该成为一种职业,而职业科普人的发展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科普需要摆脱“讲述一些比较无趣的知识,或者是给小孩子讲课”的刻板模式,让科学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当人们抬头望向夜空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去思考一些大问题,而这则有赖于科普人员的不懈努力。

最后,叶梓颐坦言,“事情都在慢慢变好,这其中希望官方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和扶持,包括跨领域的以及和科学家的交流,以及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背书等”。

启航

叶梓颐作品:启航

本文图片均由叶梓颐老师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