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日记


〖2019年“科普创客大赛”参赛作品,版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违者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我们见证历史,也被历史所见证。

——题记

1964年10月16日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国家第一颗圆子弹爆炸啦(应该是原子弹,感谢刘技术员的指正,以后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给咱们食品厂丢人)。

今天傍晚的时候,我正在厨房和面,厂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厂长在大喇叭里让我们立刻去小礼堂集合,说有重要的事宣布。当时我在想,是不是检查团又来了,就赶紧放下了手里的面赶过去了。到了小礼堂,已经有不少人了。我挤在最后面,身边是我们厂最有文化的眼镜,他那个眼镜今天又碎了一个角,肯定又去厨房偷馒头吃撞桌子上了。我一直跟他说厂里的馒头要先供应广大群众,我们自己少吃点没关系。他偏不,下次再让我抓到一定绑了送厂长办公室去。

我正想着他眼镜的事,厂长走上了主席台,他今天穿的是真正式,那件衣服好像是他结婚时候的那件,这么多年也再没见他穿过,不知道他今天又要说啥,莫不是他升了?

就见他从兜里掏出一张叠的方方正正的纸,清清嗓子说:“同志们,现在我宣布一个重要新闻,就在今天下午3点,在我国的罗布泊地区,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我们国家也正式成为有原子弹的国家之一啦!”

大家先是安静了一下,然后不知道谁先欢呼起来,接着所有人就跟着喊了起来。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就看大家都在那喊,我也就跟着拍了拍手。旁边的眼镜已经开始哭了。最讨厌这种人了,娘们唧唧的,平时拿着一本书,一袋白面都扛不动。不不不,我不该这么说他,大家都在一个厂子里,就是友好的同志关系,我不该瞧不起他,我检讨。不过看他这么激动,他应该是知道啥,我就把他往外拽了拽,问他怎么了。

他还没忍住哭,我只好掏了我的手绢给他,他说:“老付,咱们国家的原子弹爆炸啦!”

“啥是原子弹?”我只知道食堂的油炸圆子。

“就是……就是一种可厉害的炸弹。”

“有多厉害,比美国佬炸小日本的还厉害?”

“差不多差不多。它是原子弹,用原子做的炸弹”

“啥玩意?用原子做的炸弹?”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用油炸圆子做成的一个炸弹,那能有多厉害,顶多能把人烫掉一层皮。

“原子你知道吧,就你,我,还有咱们睡的床、做的吃的。”他顺势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馒头,这小子果然去偷馒头吃了,“就这些,都是原子组成的。”

“这不是白面做的么?”我感觉他在骗我。

“哎,你咋这么笨,白面也是原子做的,原子比白面小多了!它能组成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哦,这么小的玩意还能做炸弹?”

“那可不,书上说了,在原子里有一个核心,叫原子核。当大个头的原子核变成小个头的原子核时,这些能量就会释放出来,就能做炸弹了。”

“就跟咱们把大面团揪成小面团似的?”

“才没那么简单,做原子弹用的是一些很特殊的原子核,比如铀原子核。这个铀原子核自己很难从大变小,需要用一种叫做中子的东西,像子弹一样打在原子核上,才能把它打碎,能量才能释放出来。”

“油原子核?咋又回到油炸圆子上了。”

“嗨!平时厂里学习你不参加,让你多看几本书也不干。这么跟你说吧,原子核是由一种叫做质子和另一中叫做中子的东西组成的,这两个东西按照不同的数量组合在一起就有了不同的原子核。用来做炸弹的这个原子核比较特殊,世界上比较少,所以只有美国这种比较厉害的国家才能提炼出足够多的铀原子,而且中子那么大一点,要把它瞄准了打在铀原子核上也很难,所以能做出一个原子弹就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足够强大了。”

“然后我们就能打别人了?”听说美国那个炸弹在日本爆炸,吓坏了小日本。

“那倒不一定,毛主席说过嘛,咱们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不主动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以前,美国有原子弹,咱们没有,咱们害怕它。现在咱们也有了,腰杆子就硬了,就不怕了!”

被眼镜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今天发生的事居然这么有意义。虽然我不会造原子弹,不过我能给会造原子弹的人做馒头、包饺子,让他们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image001

《人民日报》报道原子弹爆炸的新闻

(图片来源:搜狐网)

1999年9月17日

纪念中国完成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34周年。

今天,我拿到了第一支胰岛素笔。它静静的躺在层层包裹的盒子里,最外面裹着一张今天的报纸,头条就是“纪念中国完成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34周年”。

这算一种巧合么?

我也不知道为啥我就得了糖尿病,我爸一直说是他对不起我,当年他在食品厂工作的时候,一直去付叔的厨房偷馒头、偷蛋糕吃,才让我得上了这个病。

这个病,怎么说呢,其实我觉得也没那么可怕,就是一直觉得饿,觉得累,吃好多还越来越瘦。同桌孙丽丽一直羡慕我怎么吃也不胖,我倒是羡慕她能随便吃蛋糕、吃水果。不过我的爸妈觉得很可怕,他们跟我说这个病如果不注意,以后会烂脚趾的。

我至今都记得小时候的那次住院,相比于“胰岛素”、“糖尿病”这种晦涩的词语,病床前头被拿走的蛋糕和香蕉对我的影响似乎更大。从那以后,似乎我就再也没有了吃糖的权利。

“为啥我会缺胰岛素?”我问大夫。大夫说是因为我身体里一个叫做胰腺的器官坏了,不能再合成胰岛素了。

“那不能打点胰岛素到我身体里?”这个问题差点要了我的命。我记得我第一次打胰岛素针就全身起红点,大夫说我是过敏了。因为这些胰岛素都是从动物体内分离制作的,难免会有一些引起过敏的物质。

从那以后,我每顿饭都只能吃很单调的食物,还要天天运动。等我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一定亲手合成出最干净的胰岛素,让我每顿饭都能吃大蛋糕。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早在1965年的9月17号(那时候我爸都还在食品厂偷馒头吃呢),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就已经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牛胰岛素结晶了。当年,人们都在怀疑,动物身体制造的大分子蛋白质,我们人类真的能在实验室合成么?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全世界:是的,我们可以!

之后的科学家受到了鼓舞,信心百倍的开始了胰岛素的合成工作。听说外国人很久以前就用上了胰岛素笔了,这个笔就跟打针似的,不过自己在家就能用,特别方便。

今天,我终于拿到了这支笔。我爸研究了好久的说明书,小心地给我扎了一针。已经到晚上了,我还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

对了,晚上我还吃了一块蛋糕呢!

image002

中国完成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6年3月11日

我看着江水,心里空落落的。

今天我们报社接到线索,说前天有个渔民在长江秭归段居然捕获一条长约1米的中华幼鲟。自从葛洲坝建成,长江上游已经是中华鲟的禁区了,怎么可能还有野生中华鲟。而被渔民捕获的中华鲟不但活的很健康,背上还有一个红色仪器,听说这事还惊动了当地渔政部门。主编一听这个新闻,眼睛都亮了,让我火速去采访。

“小马,你以前是学生物的,这次采访就安排你去了。不过,你千万记得,采访要有亮点!亮点你知道么,就是那种能带给人们希望的东西!你们这些搞科研的有时候特悲观,总觉得世界没希望了。可这不是咱们报社的理念,你一定要让别人读了你的报道能感觉到希望。”

希望?什么是希望?三峡大坝修了十多年,长江的水治了,日子太平了。这里的人都开始了新的生活,可中华鲟呢。它们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它们的希望在哪里?我翻着手里的剪报,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华鲟时候留下来的资料:

鲟鱼诞生于距今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中华鲟一生要数次往返于长江和大海之间。每年夏秋之际,成年中华鲟要从长江口外浅海域沿长江逆流而上,回到三千多公里之外的金沙江产卵。待幼鱼长到十五厘米长时再顺流而下,回到海里成长。而因为葛洲坝的阻拦,成年中华鲟再也无法回到金沙江,中华鲟的数量也因此骤减。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长江里有繁殖能力的中华鲟约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在此期间,虽然一些中华鲟在长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但因产卵场紧邻航道,下端又是化工厂的排污区,所以在这里繁殖的中华鲟数量有限。

这是希望么?它们的希望在哪里?

轮船继续前进,虽然火车会更快一点,但我还是喜欢坐船。摇晃的江水,摇晃的船,沿岸尽是水位升高后被淹没的建筑的残垣。我看着江水,心里空落落的。快到宜宾了,快到我此行的目的地——中华鲟研究所了。我继续翻着简报。

中华鲟研究所,1982年成立。自葛洲坝建立以来,中华鲟数量锐减,如何人工养殖中华鲟从而补充和恢复野生资源一直都牵动着党和国家人民心的大事。1985年,该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努力,首次合成了具有促进雌鱼排卵的作用的物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结束了杀死雄性中华鲟,从雄鱼脑垂体中分离获取该物质的历史。人工诱导中华鲟排卵、受精取得实质性突破。后经条件优化,中华鲟研究所已成功孵育幼鱼数百万条,并数次完成放归长江工作,有效地补充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为保护、开发中华鲟资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希望么?

我看着江水,不知道未来。

image003

中华鲟研究所人工繁殖的子二代

(图片来源:搜狐)

2014年10月29日

一定要把袁老请到我们青岛来!一定要把海水稻种在我们青岛!

高铁列车驶过一片片农田。北方已经开始落叶了,但南方的树上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花。湖南熟,天下足,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我更希望看到我们青岛水稻熟,天下更富足这个故事。

高铁驶过长江,我想起来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篇介绍中华鲟的报道,那个记者最后写道:通过调查,科研人员确认中华鲟已成功在长江形成新的产卵场,并实现了自然繁育。让绝望变成希望的,正是科研人员不断进取的科学技术和责任感!

现在,我正前往长沙,把另一份科技和责任感、另一份希望带回我们青岛的盐碱地,那就是海水稻。

海水稻,一种能生长在含盐量很高的盐碱地带的水稻,这是我最近半年听到的最多的词。但……袁隆平不是种杂交水稻的么?把他请到我们青岛能干啥?我记得当我第一次把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我们局长差点把我踹出门。

“你是猪脑子么?亏你还是个大学生。啥叫杂交水稻,不就是让各有优劣的水稻互相授粉,造出兼具多种优点的水稻嘛。袁隆平老爷子现在搞的海水稻也一个道理,也是通过各种方法让那些能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和产量高的水稻结合,造出既能在盐碱地生长,又有产量的水稻。”

“那袁隆平老爷子凭啥来咱们青岛啊,人家看得上咱们这块地么。”

“因为咱们有盐碱地啊。咱们青岛多少盐碱地你不知道嘛,如果把这些盐碱地都种上海水稻,你算算咱们一年能给国家提供多少粮食。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那我要是请不来呢。”

“请不来,我就把你栽到海边!”

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让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去请一个民族巨人,我行么。我要是现在改签车票,把自己种到海边还来得及么……

image004

袁隆平老先生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

(图片来源:腾讯)

2035年6月18日

青岛,盐碱地。

华为手机加载北斗导航,路痴的我终于看到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那一片一片、长势茁壮的海水稻。

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