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人的攻坚:十年磨一克

〖2019年“科普创客大赛”参赛作品,版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违者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代表着十分美好的未来,介绍它们的文章很多,且精彩纷呈。

不过此刻,努力向未来锐意进取的我们,不妨稍停脚步,关注一下当下的现实。

现实是什么?现实是:

2018年中国火电发电量占比高达70%以上。这意味着,我们每天使用的电中,约7成来自火电。

供电煤耗

image001

孔雀煤,图片来自FossilPlants

火电厂向外界提供1度电需要烧多少克煤?这个数据就是供电煤耗。从电厂角度来说,需要的煤越少,利润越高;而从用户和环保角度来说,煤耗越低,污染越少,电费也越便宜。

所以,最低的煤耗一直是国内外火电厂孜孜以求的目标。最近几十年,在火电界流传着这么两句话:

十年磨一克。

十克煤耗,一代技术。

1949年,我国火电厂每发1度电要消耗1000克标准煤。随着技术的改进,到1978年,供电煤耗下降到471克。

那么,2019年的今天,我国的供电煤耗又降到了多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又如何?

答案稍后介绍,我们先来看看当今火电界,那些研究火电的科学家们,他们为了减排降耗,为了不断逼近效率极限,都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二次再热

无论是火电还是核电,它们的基本原理无非就是把水加热,形成水蒸汽,引流到汽轮机后,高温高压水蒸汽迅速膨胀,推动汽轮机叶片并做功。

image002

未加盖的汽轮机。图片来自André L. Guimarães

水蒸汽流经汽轮机时,气压会一步步降低,因此,汽轮机是分成好几个缸的,比如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等。

image003

汽轮机3个缸示意图,图片来自Learn Engineering视频截图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汽轮机最爱什么样的蒸汽?

答案是干蒸汽,即水完全是气态水分子的状态。干蒸汽冲击在叶片上,那感觉真是比白云还要温柔,而汽轮机的寿命也会因其的“呵护”大大延长。

与干蒸汽相对的是“湿蒸汽”,即蒸汽中携带了部分液体水。虽然汽轮机最爱干蒸汽,然而,当蒸汽从高压缸进入中压缸时,蒸汽的“干度”会不可避免地降低。

所谓干度,即:

每千克湿蒸汽中含有干蒸汽的质量百分数。

为提高蒸汽的干度,早期的火电专家们将流经高压缸后的蒸汽引出来一部分,将其送至锅炉中再热一次,然后送入中压缸。

此过程就是一次再热。

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一次再热绝不仅仅是提高干度,让汽轮机感到温柔一些那么简单,实际上,经过一次再热后,火电厂的发电效率居然也随之提高了。

这样也可以?那好吧,再来一次!

此乃二次再热。

不过呢,二次绝不是一次的简单重复。为了实现二次再热,通常需要在汽轮机的高压缸前面再加一个“超高压缸”。

所以,在火力发电厂里,二次再热的过程是这样的:

高温高压水蒸汽先冲到超高压缸,出来后,回到锅炉再热一次。接着冲到高压缸,之后又去锅炉再热一次,然后才是冲到中压缸,最后是低压缸。

image004

完整的汽轮机特写,图片来自GE Power

说起来简单,但二次再热包含的技术远超常人想象。

2019年9月,新华网转发《科技日报》一篇文章,标题是《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领跑世界》。

晃眼看去好似标题党,实则不然。接下来你会看到,标题即事实。

超超临界

超超临界是什么?它其实包含三个概念: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

持续加热一杯水,水最终会完全蒸发。现在,请设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持续加热密闭容器中的水,最终又会怎样?

显然,水温会不断上升,同时内部压力不断变大,继而导致水的沸点不断升高。继续加热,密闭容器里的压力继续增大,沸点也会随之提高……

问题来了,何时是个头?

1869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鲁斯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氧化碳的沸点很低,零下56.55℃时就会沸腾。于是安德鲁斯尝试加热密闭容器中的液态二氧化碳,结果他发现:

温度临近31℃时,容器内液态二氧化碳和气态二氧化碳之间的差别完全消失了。

也就是说,加热前,容器内有一个液态面,液态面上方是二氧化碳气体。

但温度到达31.04℃时,你就分不清容器内到底是气体还是液体了,它变成了“超临界流体”。

image005

此为动图,来自Flachzange1337视频截图

于是,我们可以说,31.04℃就是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在这个状态下,容器内对应的气压就是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

而超临界流体,它说的是:

当物质在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一种物质状态。

同理,经过持续加热,密闭容器中的水也会在超过其临界温度和压力时,变成超临界流体,水的这个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大约是374℃和22.1兆帕。

一般来说,火电厂的锅炉如果烧出来的蒸汽压力低于22.1兆帕,就称为亚临界锅炉。

高于22.1兆帕,同时温度高于374℃的,则称为超临界锅炉。

那超超临界锅炉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亚临界和超临界中间有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临界点,易区分。

但超超临界和超临界之间就没有明确的点了,所以各国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比如说:

日本的定义是大于24.2兆帕,或达到593℃;丹麦是大于27.5兆帕;而我国超超临界机组一般是指压力高于27兆帕,或温度高于580℃。

火电厂之所以要拼命烧出更高温度和更高压力的蒸汽,原因是这样发电效率最高。其原理可以从卡诺循环和朗肯循环这两个热力学理论予以说明。

形象的理解是,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越高,那么它在汽轮机里膨胀得越凶猛,做功越厉害。

好比一个高压锅,如里面只是一个大气压,它是不危险的。但如果突然变成5个大气压,那它就是一炸弹。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段立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相比亚临界机组的热效率,超超临界机组可提高5%至7%,再叠加使用二次再热技术后,还可以进一步提高2%至3%。

既然提高锅炉的蒸汽温度就能提高发电效率,那这事儿是不是太简单了?显然,只要不断地改进锅炉,把蒸汽温度烧得高高的即可。

还十年磨一克呢,把锅炉烧旺一些,就有那么难?

实际上,这里的难点根本就不是如何烧锅炉,而是如何造出能够容纳高温高压蒸汽的各种管子。

image006

使用二次再热,且为超超临界火电厂模型。图片来自GE Power

话说,美国很多年前投产了一台融合了“二次再热”,并达到超超临界的机组,各种参数大幅领先,傲视全球。然而,机组运行不久,其高温材料就暴露出种种严重问题,最终只能选择降低蒸汽温度和压力,以便能安全运行。

显然,制造出能容纳600多摄氏度高温,以及30左右兆帕的高温材料不难,但要安全运行许多年而不出任何问题,比如爆炸……

这就很难了!

退一步说,就算能造出来,那成本呢?你这十几吨重的高温材料如果相当于5吨黄金,不好意思,你留着自己用吧。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其装机数量远超其他国家总和,占据半壁江山,而且是以上。

逼近极致

前文我们说过,1949年我国火电厂每发1度电要消耗1000克标准煤,1978年,这个数据降到了471克。

那么最近这些年,又是多少呢?

2015年10月,美国《电力杂志》将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评选为2015年度世界顶级火力发电厂,因为它是全球第一个将供电煤耗降到280克以下的发电厂。

使用超超临界机组的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他们每向外提供1度电只需燃烧274克标准煤,发电效率提高到了惊人的45.4%。

作为对比,日本排名第一的矶子电厂新1号机组,2009年时,他们每向外供1度电需要燃煤304克。

2016年,根据报道,华能莱芜电厂6号机组的供电煤耗低至每度电266.18克,机组发电效率高达48.12%。

2019年11月,大唐国际雷州电厂超超临界1号机组并网成功,使用二次再热技术,供电煤耗低至每度电265.55克,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已不再批准建设600℃超超临界机组。

目前,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参数多为31兆帕压力,以及最高620℃左右的蒸汽温度,这也是现阶段高温材料所能达到的极限。

下一个要突破的是650℃。

而关于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中国以及国外也早已在研究,无疑,那又是一个更高得多的山峰。

若跨过去了,人类的燃煤发电效率必将一举突破50%。

也许能实现,也许不能。

唯一能肯定的是,中国的火电人,以及中国的材料科学家永远都不会停下他们前进的步伐。


参考资料:

1. 2018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数据一览表,pdf

2. 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领跑世界,新华网

3. Steam turbine 汽轮机,en.wikipedia

4. 大唐国际国内首台二次再热、π型炉百万机组并网

5. 二次再热,pdf

6.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进入攻坚期 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