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终结者——罗纳德·罗斯

没有人知道蚊子为什么致命,直到罗纳德·罗斯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每年夏天,人们都要和蚊子来一场“血”的较量,每年因蚊子而死的人多达200万。

长期以来,没有人知道蚊子为什么这么致命,直到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科学家罗纳德·罗斯

罗斯很聪明,学习也很勤奋。他从儿时起就形成了对诗歌、音乐和绘画的热爱,并决心以后成为一名作家或者画家。16岁时,他在剑桥和哈佛大学举行的公开绘画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成功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罗斯的父亲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希望罗斯可以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医生,挽救自己的生命。罗斯很善良,就为了父亲的愿望放下了儿时自己的梦想,并于1874年进入医学院学习。

罗纳德·罗斯

虽然罗斯按照父亲的医院进入了医学院,但对枯燥的医学课程毫无兴趣。他并不理解医学真正的内涵,也不明白专业的选择意味着什么,甚至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写诗、写戏剧和研究音乐上。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最后通过补考勉强毕了业。1881年,因为成绩的原因,24岁的他只能被分配到贫穷又落后的印度医院去工作。懈怠学习的罗斯根本无所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他在去往印度的路上还带上了心爱的画笔和稿纸,想着当个军医混日子。这样除了看病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就都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画画写作了。

蚊子的“命运”

罗斯到了印度之后,被分配去给军人治疗疟疾。疟疾是一种可怕的、古老的热带疾病。早公元前五年就有了疟疾的记载了,主要的表现就是病人在短时间内会感到忽冷忽热,最后身体衰弱死亡。

疟疾传染性很强,在1880年,法国外科医生拉韦朗在疟疾患者体内找到了病原体“疟原虫”,但没有人知道这种东西是怎么进入人体的。

到达印度的罗斯稀里糊涂混着日子,整天因为自己居住条件的烦恼。在他居住的地方蚊子密布,但凡是在有积水的地方,就一定有一大堆的蚊子,这场景相当恐怖了。不过,罗斯的胆子很大,他在蚊群中仔细观察,凝视着水面思考,他发现水面上倒挂着成千上万的蚊子幼虫。

罗斯通过这些幼虫认定,蚊子是在水中繁殖生长的。于是他就将周围的积水清理干净,之后蚊子就少了许多。他这时的灭蚊工作只不过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他压根没想到这一举动还能和防治疟疾联系起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灾难的降临

1885年,罗斯随着部队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里行军,沿途见到了无数当地居民因热带疾病死亡,在这当中最严重的就是疟疾。

疟疾无声的屠杀着一个又一个的村庄,人们只能别无选择的在痛苦中死去。眼前的惨状不停的折磨着他的心灵。在七年的军医生涯后他回到英国,进入公共医学系开始了学习。他的聪慧和热情终于得到了发挥,同时,他奋斗的精神深深吸引了同样善良的布洛森小姐,两个人很快陷入爱河并结婚。当罗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多医院争相聘请他,但两夫妻商量过后,还是执意返回印度的“疟疾战场”。

真相

对于疟疾这种传染性疾病,只掌握了治疗方法还不够,必须查清传播途径,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发病率。就在罗斯焦头烂额之际,两位前辈点拨了他。一位是罗伯特·科赫,一位是曼森。

德国的罗伯特·科赫去印度考察时,就注意到疟疾和蚊子可能有关系,曾提出过蚊媒理论,写信告诉了罗斯自己的见解;英国的传染病学家曼森,则是慷慨地把自己研究多年的资料和疟原虫标本分享给罗斯,给予了他各种指导和帮助。在这之后罗斯和妻子就到在疫区附近抓蚊子回去解剖。没有人知道疟原虫会藏在蚊子的哪里,所以他必须认真解剖蚊子的每个部分。

印度有三百多种蚊子,并不是每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罗斯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这种疟蚊叫做“按蚊”。1897年8月20日,罗斯发现在按蚊体内疟原虫卵囊,最后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疟原虫会在按蚊体内寄生,按蚊叮咬人类时,疟原虫就会随着按蚊的唾液进入人体。然后经过大量的繁殖,就会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

1899年,罗斯在印度的医疗服务任务结束,他回到英国在利物浦大学任教时已经成为一名热带医学的教授。在此之后,罗斯开始了新的行动,他奔走在各种疫情前线,为人类抗击疟疾的事业付出了大量精力。他还撰写了《疟疾预防》一书,这本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治疗疟疾打下了基础,同样也打开了人类了解疟疾及其传播途径的大门。

罗斯的成就为疟疾的防治创造了条件,也因此他在190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成为了第一位英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参考来源:

《蚊腹中的发现——记罗斯对疟疾病源的研究》生命世界. 2008,(09)【1】

《AME诺贝尔故事01|百年斯蚊》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35(03)【2】

审核专家:朱广思,科普作家,北京科普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