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英年早秃?可能是因为不擅长“炸毛”!

鸡皮疙瘩中的秘密。

审核专家:张玉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当温度突然降低,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起一身鸡皮疙瘩。

微信图片_20201215171744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小疙瘩”也许另有大用?比如……拯救你的头发!

微信图片_20201215171801

鸡皮疙瘩从哪儿来?

很多人都不知道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人的皮肤长有细小的汗毛,而每根毛下都有一个小肌肉,即“立毛肌”

立毛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当机体遇冷时会引起立毛肌收缩,就会在皮肤表面凸现一个个小隆起,上面的汗毛也会竖起来。

微信图片_20201215171934

鸡皮疙瘩,图片来源见水印

在紧张、愤怒、害怕等情绪的作用下,我们会觉得头皮发麻,汗毛直竖,这也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打架时看上去比较大块头的话,就能威慑对手。竖起的汗毛让动物看上去体型更大,从而起到吓跑情敌或骗过天敌的作用,有利于动物生存下来,鸡皮疙瘩反应也因此保留下来。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016

炸毛的猫咪,图片来源网络

鸡皮疙瘩和秃头有什么关系?

发表在《Cell》上的一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鸡皮疙瘩和秃头之间的一些秘密。

与产生鸡皮疙瘩相关的肌肉是连接交感神经与毛囊干细胞的桥梁,那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什么呢?

当我们感到寒冷,比如从炎热的夏天室外进入空调房时,交感神经就会让肌肉收缩,并引起鸡皮疙瘩和毛发直立。但这种情况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在人体适应空调房的温度之后,鸡皮疙瘩就会消失。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117

肌肉(粉红色)、交感神经(绿色)和毛囊干细胞(蓝色)对寒冷的反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文章中所说的“鸡皮疙瘩与防秃头的联系”,则是让这种反应长时间作用,驱动毛囊干细胞的激活,从而长出新的头发。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147

我们的头发有救了?

除了研究处于完全形成状态的毛囊以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毛囊系统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即肌肉、神经和毛囊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研究人员发现信号最初来自发育中的毛囊本身,它分泌一种调节平滑肌形成的蛋白质,然后吸引交感神经向此处生长延伸。

到了成年期后,这种相互作用发生逆转,神经和肌肉一起调节毛囊干细胞,以再生新的毛囊。然后,这个生长周期会关闭——发育中的毛囊建立自己的生态位。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250

毛囊及周围组织,图片来源 sohu

神经通过神经递质激活干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而肌肉是使神经纤维直接与毛囊干细胞连接的结构成分。

这种反应有助于将组织再生与外界的变化(如温度)结合起来:产生鸡皮疙瘩是一种在短期内快速缓解寒冷的方式;但当寒冷持续时,就让干细胞再生新的毛发保暖。这就成为一种刺激毛发再生的机制。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314

寒冷时鸡皮疙瘩集结,图片来源真相大白话

交感神经的神经纤维成丝状包围着毛囊干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调控人体出现鸡皮疙瘩。如果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交感神经被持续激活,就会释放出更多的神经信息。毛囊干细胞接收信号后,迅速激活,开始长出新的毛发。

交感神经不仅和肌肉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还可以直接作用于毛囊干细胞,鸡皮疙瘩的背后就是这两者起作用。

当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交感神经就会发送神经信号,肌肉在收到这些信号之后,就会做出收缩反应,产生鸡皮疙瘩,与此同时,促进毛囊干细胞的激活和新毛发的生长。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432

显微镜下的毛囊,交感神经绿色,肌肉红色,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通常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的活跃度会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激活后才会做出反应,这种低水平的神经活动会让毛囊干细胞保持一个可再生的状态。

交感神经与毛囊的“革命”友谊

在研究中专家发现,要做到促进毛囊再生,肌肉的作用必不可少,它是交感神经和毛囊干细胞之间的桥梁。

交感神经和毛囊干细胞中间有平滑肌作为连接,交感神经可以由此间接控制毛囊干细胞,而毛囊干细胞就是毛发再生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201215172523

交感神经、毛囊干细胞以及肌肉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它们协力合作,让毛囊长出新的毛发,这就是研究人员从鸡皮疙瘩中发现的秘密。


参考文献:

[1] 听音乐起鸡皮疙瘩?这或许是项“特技”[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07):20-21.

[2] 为什么天冷时会起鸡皮疙瘩?[J]. 军事文摘, 2015(04):18.

[3] Shwartz Y , Gonzalez-Celeiro M , Chen C L , et al. Cell Types Promoting Goosebumps Form a Niche to Regulate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J]. Cell, 2020, 182(3).